铁画
开创人汤鹏,字天池,清康熙年间人。精于锻铁技艺,以名画家肖尺木(云从)为师,吸取国画构图法,兼采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特性,经锻锤焊接而制成铁画,首创我国艺坛独一奇葩。铁画传播三百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注重和扶持,经老艺人储炎庆和广阔铁工共同努力,技艺日积月累,作品已由花鸟鱼虫开展到山水、人物以及书法等多种题材,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跳虾、刘海粟的山水以及熊猫食竹、岩鹰展翅、蝶恋花、鱼戏水、文姬归来、木兰参军、嫦娥奔月、洛神等作品,作风清爽,享誉当代。大幅作品《迎客松》、《梅山水库》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黄山莲花峰》、《关山雪霁》参与1959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度外型艺术展览;《松鹰》、《花蝶》、《牛郎织女笑开颜》三幅铁画1959年选送法国巴黎世界战争理事会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展出。
芜湖铁画每年出口销售到欧美、日本、东南亚。
铁画选用低碳钢等金属,经过入炉、锻打、修钻、校正、焊接、整形、淬火、烘漆、装柜等工序而成。其中烘漆新工艺防锈处置,可使铁画保管数百年之久。
堆漆画
芜湖名漆工吴思才干书善画, 1956年在党的发掘民间工艺号召下,受储炎庆发掘铁画工艺的启示创制出的具有共同中央颜色的堆漆画。堆漆画是用油漆堆砌起来的浮雕画,工艺操作规程有抹灰、划稿、堆灰、磨光、修整、上漆、涂彩七道工序。堆漆画内含泥塑之技,外呈浮雕之型,兼蓄油画特征,三者天衣无缝,具有雍容华丽、斑斓多彩的作风,既宜用鲜明的色彩表现花卉,也宜用大笔写意技法挥写山河景致。 60年代初新盖的
芜湖市工艺厂内设堆漆画车间,吴思才率领几个学徒特地从事堆漆画消费,创制的堆漆画有梅、兰、竹、菊等花卉;柳燕、荷蛙、芦雁、松鹤以及狮虎等动物;木兰参军、梁红玉擂战鼓、弋钢全景等人物风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历时愈久,色泽愈浓,给人美的觉得也愈强,有些作品曾在北京展出,有的作品由省博物馆收藏。
通草画
通草画源于
苏州。 1956年
芜湖羽毛扇手工业协作社画师谢醴泉受储炎庆恢复铁画工艺、吴思才创制堆漆画启示,吸取
苏州通草堆画特性而研制,胜利运用剪贴工艺创作的通草画,从而构成
芜湖独有的工艺美术品“三画”。通草画的主要原料是通草。通草画制造程序有:首先是剪,无论花蕊蝶翅、凤冠佩带,或是楼台亭阁、人物鸟兽,都有艺人乖巧的双手剪出来;其次是贴,把剪纸一个个地拼贴在木板画幅上,构成画面底坯;再次是着色,其法犹如绘画,运用颜色涂抹,浓淡远近,层次清楚;最后是装配,即镶装精制木框,一幅给人美感的通草画制造完成。通草画作为宝贵工艺品曾被赠送国际友人,每年向国外出口。全国人民大会堂落成时,选用一批作品悬挂于
安徽厅,遭到国内外知名人士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