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就是贩卖焦虑的中央。比方说凡是家里有个娃的,不论那娃是行将要参与高考的,还是幼儿园的,那娃妈普通都自称“中年老母”,都会晒一晒“中年老母”的焦虑。看着那些刚刚而立不久的所谓“中年老母”,像我等这样的资深“中年老母”普通都不发话,心里面则悄然轻视一下下:哼,谁还不是从那个时分过来的? 假如“中年老母”这词盛行得早一点,从娃小托班开端算起,咱这冠名权曾经冠了二十来年了,想摘都摘不掉了。
时间一旦久了吧,就像陈年的物件一样变得皮实了,所以资深“中年老母”普通都不焦虑了,反倒资深“中年老母”的老母——耄耋外婆莫名地焦虑起来。
闺女冬天从国外回来的时分,一个人上
广西、越南溜了十来天。等到夏天回来,又去
辽宁和朝鲜前后游了十来天。
耄耋外婆拿着外公的
手机刷了一遍又一遍朋友圈,终于忍不住一颗八卦的心,一个劲地问我:“是一个人去的还是两个人去的?你就职由她一个人在外面晃来晃去?”
不然呢?难不成还让我捆住她手脚把她系在身边吗?你不是整天跟我念叨儿大不由娘吗?
数年前,外婆见了外孙女,笑嘻嘻痛说本人当年的阅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分吧,曾经有了你妈和你大姨了。”外孙女儿嘿嘿一笑而过,留给外婆一个绚烂的背影。去年再见,又说:“你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分曾经有了你了。”闺女扒拉着耄耋外婆那略带生硬的手指,数了数,说:“嗯,外婆,你20岁生我妈,我妈25岁生我,到我这里不是得再加上5岁?30岁以后再思索,就这么定啦。”一句话,把满头青丝的外婆噎得一头青丝在风中乱颤。
外婆的话让闺女没因由地恨上了一个人,就是那个比她大了五个月从小在外婆家一同长大的小表哥。在她的眼里,外婆的焦虑都是活生生地被他比拟出来的。这位小哥说来神奇,本科毕业去了安定洋此岸读硕士,三年多时间里,完成了学业、结婚、生娃人生三重奏。耄耋外婆对外孙女说:“你看二十多年前我一手搀你一手搀着小哥哥,一同去逛超市,如今我搀着他家小宝贝……”此处省略一万字。
是的,外孙家的小丫头都会走路了。见了老外婆,连声不及喊“太太”,讨喜至极。
前些天,外孙媳妇回来休假,将她家的小宝贝带到大洋此岸去了,耄耋外婆又开端闲得发慌:“小哥哥把宝宝丢在家里的时分,大姨去上班我就帮她看着。你要是赶得快,我也能帮你看,我能帮你妈打下手,你妈妈上班呢,我也能帮你看着,喂个奶粉啊换个尿片啊,哭的时分哄着玩啊,我可会哄孩子了,比你们都有经历。你们小时分不都是我带的吗?你要是不赶紧的话,再过几年我真的看不动了,趁着我还能……”
看着满头青丝的外婆旧话重提,我偷偷在一旁发笑,“中年老母”不焦虑,后面有人焦虑,如若我再跟着焦虑,那真是雪上加霜。耄耋外婆就像那根熄灭着的蜡烛,还剩下最下面的那一截蜡,却照旧固执地要把本人的光亮发挥到极致。
所以,我经常想提示朋友圈里刚过而立之年就整天焦虑的“中年老母”们:人生路长,咱可暂且收起本人的焦虑,留着点潜力,以待来日有一天成为耄耋外婆的时分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