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和朋友聊天。他回想起小时分,说,我们小时分真穷啊,山里。连饭都吃不饱,每周去学校,就只能带点米、带点咸菜,经常很久吃不到新颖的菜。他年龄与我相仿,但是,我毕竟出生在城里,饥饿的记忆却是完整没有。
但不会挨饿,和今天这种“想吃什么吃什么”还是有区别的。如今许多年轻女孩,根本不吃碳水化合物了,简言之,就是不吃米面。大V们大方激昂地说,国人为什么爱吃米爱吃面?这都是小时分穷出来的,没有大量优质蛋白质吃,只能吃碳水化合物。你对主食的酷爱,其实都是贫穷的印记!权衡菜的规范,是“下饭”不“下饭”,这也是贫穷的后遗症!为了证明今日真实不穷了,很多年轻人真的不怎样吃主食了。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为了身体思索。
羞愧的是,我就是个碳水化合物喜好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热爱川菜。伦敦奥运会的时分,我吃不惯英国的薯条和豆子,满大街找川菜馆。伦敦物价高,一盆水煮鱼18英镑,一碗米饭3英镑,还要加10%的小费。我舍不得一顿吃那么多钱,一份水煮鱼分作两份,还要打包带一半回去当晚餐。小时分,水煮鱼、香辣蟹、水煮肉片都是我的最爱。但上个月我去
重庆,对着一大盆红油煮的蔬菜,我心里默默打了退堂鼓。卡路里先不说了,这种重油重辣的东西,觉得已不是今日娇滴滴的胃所需求的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在吃东西上,着实下了点功夫研究。有段时间爱吃日料,还系统地去学习了一下料理学问,从怀石料理的制造到美学观赏;从金枪鱼身上大腹最肥美,到河豚火锅怎样吃最鲜;一套理论下来,银子固然花了不少,但口味也练习得愈加刁钻了;常常会生出“本城真没什么好吃的店”这种感受来。
本城有不少美食自媒体公众号。起先我也兴高采烈地关注了一些,跟着打卡了不少“网红店”,几次之后就发现,这些自媒体的文案才能,要抢先于这些饭店的实力一大截。网红店是很容易营造的假象,可食物毕竟不是拍照美观就能够,食客还是拿胃来投票的。在某点评网又上了几次当后,我愤愤不平地说,我一定要开个公号,不收钱!自费去吃,只发真实点评。但我毕竟太懒,虽吐槽了几次,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严厉说来,我不吃的食物很少,只要几个品种:宠物、小鸟和昆虫。我不吃狗肉的缘由,大约就是市面上狗的来路不明,我很担忧会误吃到他人的心头好。
安徽北方有些中央吃狗肉,有朋友向我描绘烧饼夹狗肉之香,觉得分分钟馋涎欲下——“市里的老店!每天就卖那么多,去晚了还没有。要趁热吃!凉了就没那口劲儿了。”
但我是误吃过狗肉的。
贵州与
湖南都有吃狗肉的风俗,山里还会将狗肉腊了来吃。某次去
长沙,饭桌上有一碗腊肉,我夹了一筷子问,这是什么肉?他们晓得我不吃狗肉的,答曰:驴肉。熏腊的肉,我也没吃出什么异常。后来吃完饭,听见有人在厨房窃笑。我晓得必然是吃了狗肉了,但也只好当作不晓得。
我还不吃小鸟,包括鹌鹑和鸽子。其实也不过是出于虚伪的同情心,觉得小鸟很萌,吃下去于心不忍。饭店里的烤鹌鹑、鸽子汤,我是一概不碰的。
只是前些天,孩子病了几天。我之前不断是那种“见生不食”者,但自从要给孩子做饭以来,煮活虾也好,切黄鳝也好,都是眼睛一闭就上了。老人天天念叨“一鸽抵九鸡”,我一狠心,就去买了个鸽子回来炖汤。
汤炖好,我是照例不碰的。叮嘱我妈,晚上用鸽子汤给孩子下面条。晚上到家,我妈连珠炮地说,你这煮的是什么鸽子汤?都没破膛,这一肚子里都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