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礼,临沂河东区汤头大街龙车辇社区卫生室一名普通村庄医师,他曾患有小儿麻痹症。从医25年来,他先后为乡亲们接诊65万余例,身残志坚用大爱看护着乡邻的健康,被当地老百姓亲热地称为庄稼人的“健康看护人”。在“5·17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了于兴礼地点的社区卫生室。
14日,于兴礼在给患者量血压。
怀揣愿望 年少不幸却胸怀救人大爱
14日上午,记者走进龙车辇社区卫生室见到于兴礼,半小时,他接诊了5名患者,从带着孩子治病趁便自己量血压的李大姐,到由于泪腺堵了看不清东西的王大爷,再到肚子疼可是还讲笑话的邢大哥,于兴礼一向仔细接诊,连记者在对桌坐了半小时都浑然不知。
等到给5位患者都看完病,于兴礼才忙里偷闲喝了一口水,给记者讲起了他的故事。小时候母亲得了脑瘤去世,其时于兴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痛苦,却力不从心。加上他年少罹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因此从小他便萌生了从医治病救人的理想。
于兴礼初中毕业后,怀揣愿望,去了济南市中心卫校学习了三年,学业完结顺利取得了村庄医师资格证,回村就干起了村庄医师。其时村里的卫生室管着两个村的治病救人的使命,医师却只有他自己一人。
于兴礼说,村医的作业很辛苦,做村医这么多年里,不分白天黑夜,随来随诊,随叫随到。
2013年,龙车辇社区建设了高标准卫生室,当地乡民常见病、多发病就地均能得到较好医治,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作业目标,较大程度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脚踏实地 每一个患者都是生命托付
于兴礼说,做村庄医师的25年,他不敢大意大意,每一天,每一个人的诊断、用药、效果,他都仔细看、仔细听、仔细想,大脑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现一点点缝隙。但即便他再小心翼翼,也有过数次险情。
做村医的第二年,他给一位于姓的婶子做了青霉素过敏实验,实验结果为阴性。但静脉点滴打针青霉素一分钟后,患者就发生了过敏反响,其时患者没有血压、没有脉搏,他快速抢救,还好患者慢慢康复生命体征。
记住还有一次,一位姓王的中年人,静脉点滴清开灵打针液,刚输液不久就汗流浃背,胸闷昏过去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化险为夷。
邻村的医师给一位患者输注青霉素时,出现了严峻反响,患者家族骑着摩托车去于兴礼地点的卫生室求救。于兴礼匆促拿着针药去了患者家里,其时的情况非常糟糕,患者已经休克,喉头水肿。他立即让患者平卧,打针肾上腺素,迅速树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升压,维持血压,使用氨茶碱免除支气管痉挛,此外给予抗组氨及皮质激素内药物。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总算化险为夷。看到患者逐渐苏醒好转,生命体征康复,他心里由衷快乐,患者家族也非常感谢。
大爱无边 帮沉痾患者募捐医药费
2018年秋天的一天中午,于兴礼接到临沂市肿瘤医院打来的电话,问他是否认识车庄村的邢开先,邢开先在体检过程中查出胃恶性肿瘤。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家庭,一家三口,母子俩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邢开先本人也患有心脏病,一家三口常年吃药,靠低保救济。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真是落井下石,屋漏偏遭连阴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于兴礼心头一震,决定为邢开先在社区进行募捐活动。
于兴礼找人写了捐款倡议书,组织在社区广场进行捐款。在短短的两地利间里,社区居民积极捐了五万多元。于兴礼又在水滴筹宣布大病筹款,又筹得善款两万五千多元。邢开先得到了及时医治,现在身体正在康复中。
“我的命是于兴礼医师给的。没有他的善心和热心,我可能早不在人世了。”每当说起于医师,邢开先都非常感谢。
守土有责 疫情期间圆满完结使命
新冠疫情期间,于兴礼负责整个龙车辇社区近4000人的测温等使命,他骑着车走街串巷,仔细给我们讲解防备注意事项。
面临疫情,不少乡民存在惊惧和焦虑情绪,诊所由平常每日接诊人次60-70人猛增至100人左右,我们一有头疼脑热就担心是新冠肺炎。那些日子,于兴礼和同事们作业压力特别大。
“作为一名医师,我应当看护乡民健康。”在那段特别的日子里,于兴礼加班加点为乡民诊治疾病,解释疫情特点,安慰村邻们焦虑的心情。为让我们少集合,他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一趟又一趟地奔走在村里的街头巷尾里。
于兴礼告诉记者:“只要我们都健康,便是我最大的美好。”
于兴礼以最大的热心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静静奉献,任劳任怨,尽自己所能为乡民免除病痛,践行了一名村庄医师的职责,看护着一方乡邻的健康。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