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时不到,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石下村小组乡民陈井清就已经在菜地里忙活了。几个小时后,菜筐里已经装满新鲜碧绿的桑芽菜,随后他开着摩托车,把桑芽菜送到村里的加工厂。
“一天能摘五六十斤,能够卖100多元。”陈井清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前,在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作业队、碧桂园集团以及当地致富带头人许万红的尽力下,河头村展开桑芽菜工业,陈井清成为第一批参加者之一,承包了几亩地精心栽培,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成功摘掉“穷帽子”。
依托喀斯特地貌景观,河头村活跃盘活沼泽地、石头山、丢荒地等资源,打造村庄旅行景点、民宿、蔬果采摘基地等旅行观光工业,这条曾经人口丢失严峻的“空心村”从头焕发活力。现在,在休闲农业、村庄旅行业交融展开的“双引擎”拉动下,河头村村容村貌面目一新,村团体经济快速壮大,乡民生活蒸蒸日上。
农业“发力”
小小桑芽菜变身“致富菜”
“要摘上面刚刚长出来的嫩芽,用来煮汤、凉拌最好了。”菜地里,陈井清向笔者展示刚摘下来的桑芽菜。正是这小小的桑芽菜,改变了他们一家和整个河头村乡民的生活。
时间回到2016年。彼时,因受“黄龙病”影响,当地运营多年的沙糖桔工业凄凉,越来越多乡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挑选外出务工,河头村逐步变成了“空心村”。
看着村里“空心化”程度加重,刚到河头村展开对口帮扶的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作业队成员心急如焚,他们找到村委负责人,一起商量找方法。
经过分析调研,他们发现,村庄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运营体制机制落后、土地过于零星是制约河头村展开的难题。为此,河头村活跃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本身建造,大力推动土地整合作业,到2016年年底,各村小组基本完成土地整合管理。
土地整合后要展开什么工业?在驻村帮扶作业队和村委束手无策之时,有着多年在外种桑养蚕经验的许万红提出能够展开桑芽菜工业。
2017年,碧桂园集团出资70万元支撑河头村桑芽菜工业基地建造。一起,村里建立了万仔蚕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运营,许万红为合作社负责人。
2018年5月,万仔蚕桑专业合作社投入运营。合作社内,漂洗、焯水、冷却、真空包装、冷藏……每天,各项加工环节作业有条有理进行,不久后,这些新鲜桑芽菜就会出现在珠三角的商超及餐厅,经过电商渠道还能销往全国多个省份。2019年,该合作社年产值达1800万元。
为保证乡民收入,合作社跟乡民签定保底采购合同,根据参加形式不同,收购价格分为3个层次。“按照人均5亩地来算,月收入至少在3000元以上。”许万红说,现在河头村栽培桑芽菜面积800多亩,带动500多名乡民作业,未来还计划扩展栽培。
旅行“助力”
乡民洗脚上田成旅行从业者
峰林盘绕,碧水蓝天,花海桑田,地处英西峰林脚下的河头村具有共同的自然资源,具备展开村庄旅行的天然优势。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5年,河头村引进英德市国业旅行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峰林小镇景区,景区项目采纳“企业+村经济社+农户”的形式与当地乡民合作运营,村经济社供给村团体土地、荒山每年固定分红收益。
2016年10月,峰林小镇对外运营。原来的石头山打造成了景点,泥砖房改造成了民宿,沼泽地建成了荷花湖风景区,丢荒地建成了农耕文明园……
经过旅行系列开发,村里的“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再变成了“股权”,持续为乡民增加收入。河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志辉透露,土地入股可为村团体每年增收几十万元,景区停车场收入悉数归乡民,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仅停车费一项收入就有六七十万元。
5月中旬,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摆的省内跟团游恢复,九龙峰林小镇景区的游客逐步增多,景区保安许亚香心里松了口气。
“旅行改变了我的家园,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今年46岁的许亚香是上塘村小组人,年轻时左手因意外致残,影响了劳动能力,在外打工无法找到合适的作业,回乡种田又无法支撑五口之家的重担。
2017年,许亚香成为峰林小镇景区的一名保安。“现在的作业稳定了,离家又近,还能够利用作业之余做点其他活补助家用。”许亚香算了一笔账,工资收入加上土地入股景区的分红,年收入近4万元。
在河头村,像许亚香相同由乡民变身旅行从业者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有的成为了景区的栽培员工、安保人员、管理人员等,有的在自家门口卖起了土特产,开起了乡乡民宿、农家乐。
振兴“蓄力”
农业+旅行交融展开
初夏时节,散步河头村,入眼处,成片栽培的桑树绿油油,成为一道共同的村庄风景,游客驻足观赏。
与此一起,源源不断的游客入村,又为当地土特产和农副产品带来无限的商机,进一步打响产品的知名度。
“每到节假日,游客就会比较多,生意也比较好,有些人买了回去觉得不错还会回购,经过微信或电话联系邮递。”在峰林小镇景区门口运营土特产的许大姐笑着说,现在她正研讨如何开网店。
在间隔景区不远的吴屋村小组前,不少游客正在兴奋地摄影,这儿上百亩的百香果树已经开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再过一两个月,就会迎来满枝的硕果。
2019年,吴屋的300余亩荒地展开土地整合管理后连片流转给碧桂园集团,被打造成黄金百香果栽培基地。当年10月,第一批130亩百香果喜获丰收,为乡民带来销售收入约20万元。碧桂园方面透露,下一步还将持续扩展栽培规模。
“脱贫攻坚收官阶段怎样补好短板?”“如何树立巩固脱贫效果的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怎样联接村庄振兴?”5月21日,在河头村党总支部会议上,省委办公厅驻河头村第一书记、扶贫作业队队长刘振隆与河头村的党员们共同探讨下一步村庄展开的话题。
工业兴隆无疑是引领村庄振兴的“主心骨”。刘振隆以为,根据河头村现在农旅交融展开的实践,未来可沿着打造全域旅行的方向去探索,“现在正在规划,比如结合现有的百香果基地展开采摘旅行体验,还有当地特色的农耕文明体验等”。
数据显示,在桑叶、桑果和百香果等农业工业的带动下,近几年来,河头村亲子游、周末游和自驾游火爆。2019年,河头村游客达200万人次,休闲农业和村庄旅行交融展开的欢歌正在这儿奏响。
攻坚亮点
●2017年以来,在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作业队和碧桂园集团的支撑下,河头村结合当地土地整合作业,展开桑芽菜工业,建成桑芽菜基地,建立万仔蚕桑专业合作社。现在,该村栽培桑芽菜面积800多亩,带动500多名乡民作业,实现月增收3000元以上。
●2018年,碧桂园帮扶连片建造河头村大围、下围、皮坑、吴屋4条自然村,会集打造新村庄示范点,在皮坑村建成凤鸣碧乡客栈,在吴屋打造300亩的农旅交融工业园,带动村庄旅行展开。
成绩单
●2019年,桑芽菜工业被评为英德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工业。
●2019年,河头村团体经济收入25.2万元,是2016年的35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较2016年增加428%。现在,一切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均核定到达退出规范。
●2019年,驻村帮扶作业队投入近160万元扶贫资金进行村基础设施建造,包含村道巷道硬底化、安全围栏、饮水项目、增加小学教学设施等。广东清远墙体广告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