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西宁老人饭碗里的“幸福味道”

西宁老人饭碗里的“幸福味道”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0年06月10日 09:06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青海西宁墙体广告

  居家养老,是实践,更是变革的契机。目前,西宁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突破40万,大部分白叟都挑选居家养老,而且很大一部分白叟都是茕居,因而白叟的吃饭就成了一大难题。

  为处理白叟“吃饭难”问题,2019年,西宁市依托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变革试点,启动施行“爱老美好食堂”建造,以进一步提高全市晚年人的生活品质。

  “爱老美好食堂”建造不但满意了晚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大众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更是西宁市在建造“美好西宁”道路上又一生动的民生变革实践。

  已建成25个“中心厨房”,90个“爱老美好食堂”,53个助餐点,“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网络……这些针对白叟“饭碗”的变革要素,让白叟手中的“一碗饭”从单一的馍馍咸菜变成了荤素调配,调配出了独属西宁白叟饭碗里的“美好滋味”。

  就近服务,家门口的“美好餐”

  “子女平时都忙,中午还要专门赶回来为我做饭。自从家门口有了美好食堂后,我吃饭的问题处理了,也让子女们省心不少,还能和老伙计们聊聊天,真的特别好。”提起家门口建起的美好食堂,家住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32号院的86岁白叟吴广发显得颇为满意。

  据统计,到2018年末,西宁市60岁以上晚年人口已达到了40.98万人。这期间类似吴广发这样儿女在外奔波,独自留守的白叟不在少数。

  面临这样的实践,西宁市开始着力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变革试点,并在不断变革的进程中,摸索出了一条独归于西宁的养老服务形式。

  “美好食堂”就是这条变革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西宁市将“爱老美好食堂”建造列入根本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并经过施行“个十百千”工程,即建造1个市级及4个区级辅导中心、建造30个以上大街(城镇)级中心厨房、建造100个以上社区级“美好食堂”、在居民小区设立“助餐点”,力争完成全市“美好餐桌”1000张,让晚年人每天从“吃饱”变“吃好”。

  2019年1月,西宁市率先在城西区展开“爱老美好食堂”建造,并先后建成运营9个中心厨房、19个美好食堂、41个助餐点。

  从以城西区作为试点,到全市全面启动建造,仅仅半年多的时间,西宁市就建成市、区养老服务质量辅导中心5个,大街“中心厨房”25个,社区“爱老美好食堂”及助餐点143个,美好餐桌656张,每天平均为6000余名晚年人供给配餐助餐服务,并迅速建起了一套“市、区、街、社区、小区”五级助餐送餐配餐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了“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有用处理了晚年人最实践、最火急的用餐问题,全面提升了晚年人的美好感、取得感,为处理城市养老难给出了“西宁答案”。

  社会参加,丰厚“美好餐桌”

  从2015年末至2019年,西宁晚年人口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末,全市60岁以上晚年人口占人口总数17.3%。相比中东部大城市养老“一床难求”,西宁市养老最大的难点是“一饭难求”。

  “吃饱饭、吃好饭、健康养老”,“美好西宁”才能描绘出最温暖的美好底色。

  活跃鼓励社会力气参加晚年人助餐送餐服务,引进专业化、连锁化餐饮企业接受“爱老美好食堂”——这是西宁市在展开“美好食堂”建造之初便定下的路子。

  作为最早参加“美好食堂”运营的社会力气之一,西宁能量饭堂餐饮办理有限公司经营着城西区的3个“中心厨房”、2个“美好食堂”和9个“助餐点”。该公司总经理侯海青说,到目前,他们现已累计服务白叟一万余人次。“白叟们点评都很高,都说政府为他们办了件贴心事。一起,也给咱们企业供给了一个回馈社会,扛起社会责任的有用渠道。”

  在“美好食堂”的运营上,西宁市采纳“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准则,树立三项补助准则,按照每餐不高于10元的规范仅向白叟收取必要的成本费,并出资4800万元分别为60周岁以上的困难白叟和80周岁以上高龄白叟每天补助3元和2元,用低廉的价格、温馨的环境及适合晚年人口味的饭菜招引晚年人群。

  一起,对接受助餐服务的企业按照一次性最高30万元和每年最高10万元的规范分别兑现建造补助1650万元及运营补助149.37万元,极大地激发了社会企业的参加热心。

  此外,西宁市还一致助餐点标识,上墙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收费标识、食品安全办理准则、食品安全承诺书、投诉电话等,树立饭菜每日留样准则,在中心厨房内设置了检测区。市、区两级民政部门还投入6300万元,搭建互联互通的“12349养老服务信息渠道”,与银行金融组织合作,定制了“爱老美好卡”,完成了线下及时服务、线上实时监管。

  因地制宜,让白叟吃得有“特征”

  经济开展需求打出“特征牌”,养老服务相同需求打出“地方牌”。

  “美好食堂”让白叟吃得“安心”的一起,相同需求让白叟吃得“适意”。西宁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区开展也各具特征。因而,“美好食堂”建造在一致的框架下,相同需求兼备各区特征,打造“一区一特征”的区域养老助餐服务形式。

  城东区依据辖区民族特征,开办了全市专一一所民族性中心厨房,装备专用送餐车,以满意少数民族晚年人助餐服务需求;

  城中区活跃打造中心厨房基地化开展形式,出资1000余万元建造了运送才能掩盖全区的中心厨房,构成以中心厨房为中心,美好食堂、助餐点为辐射点掩盖全区的助餐配餐服务网络;城西区树立了工作例会制,每月召开例会推动爱老美好食堂建造,活跃引进社会力气参加,加大扶持力度,经过自有财力投入536万元对助餐企业在水、电、汽、人员薪酬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助,激发了企业参加的活跃性,先后引进青海宾馆等5家餐饮企业,撬动民营本钱805万元,完成政府资金“小投入”撬动民生“大效应”的杰出成效;

  城北区在养老组织内部设置了中心厨房,构成组织、社区、居家三位一体服务形式。

  城乡统筹,“一碗饭”提升白叟“美好感”

  “老张,该开饭了,快去看看今日有些什么饭菜。”在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间胡丹村,中午饭点,67岁的李贵芬白叟正在招待着邻居张奎一同前往村里的“晚年之家”。

  “这个西红柿炒蛋好,拌米饭吃最香了。”“这个青椒炒肉也好吃,色泽看着也诱人”……四荤四素的甘旨饭菜也让围着桌子吃饭的白叟们打开了“话匣子”。

  先就餐完的李贵芬则站起身走向了食堂一旁的休闲健身区域,做着饭后的消化运动。

  “曩昔总想着存些养老的钱去城里养老,没想到现在村里条件这么好,根本和城里一样了,咱们白叟总有些故土难离的情结,现在村里的养老服务特别暖人心,咱们也不再想离开了。”李贵芬说道。

  西宁市活跃推动城乡统筹开展,自筹资金1.59亿元建造了300个乡村“晚年之家”,设置了用餐室、文娱室、保健室等“一场七室”,打造了乡村晚年人用餐渠道。在运营上,打造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乡村互助养老服务形式,实行“年青的照料年迈的、会做饭的当厨师、腿脚好的当保洁员、一日一餐齐着手”的互帮互动互娱形式,由村晚年协会组织留守妇女或年青白叟在“晚年之家”内为高龄、留守、失独白叟供给助餐服务,处理了脱贫攻坚中乡村白叟吃饭愁问题、处理了乡村“三留守”问题,宏扬了乡村孝老敬亲等传统文化。青海西宁墙体广告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