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清远完成了口罩零产能到根本构成完好产业链的打破。
6月的一个午后,一艘载有190万只口罩的驳船,慢慢驶离清远港。这是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金发科技”)新近发出的两批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飞行,它们将运抵国外。
广东金发科技是口罩出口“大军”中的一员。疫情期间,清远市完成了口罩零产能到根本构成完好产业链的打破,一批口罩出产企业如漫山遍野般冒出。然而,跟着国内商场需求回落,产能过剩成为悬在口罩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此情形下,越来越多企业开端尝试“内销转出口”。但这趟出口之路并不简单,除了不断提高的出口门槛,企业还面临认证商场变数大、出售渠道狭隘等难题。
清远市多家口罩出产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唯有苦练内功做大做强产品,方能在红海商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当前,在政企合力下,清远防疫物资产业正向集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整合转型已在路上。
转销海外
迎难而上跨过出口门槛
折叠、压合、裁剪,一片片口罩从机器里飞快“吐”出。清远市清城区,广东金发科技出产车间内,全自动出产线正有序运作。从3月下旬开端投产,到日产能超2000万只,数以亿计的口罩从这里流向全球。
跟着疫情防控局势逐步安稳、口罩产能持续扩张,国内早已完成“口罩自由”。而在海外,口罩仍是“硬通货”,出口成为众多口罩出产企业的选择。一组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16日,全国共验放出口防疫物资价值1344亿元,其中包括509亿只口罩,前5个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则增长25.5%。
出口资质和认证是企业进入海外商场的“入场券”,4月以来,这一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商场监督办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先后强化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出口质量监管,并对非医用口罩和部分医疗物资出口施行商务部白名单办理。白名单,即商务部承认的获得国外规范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及非医用口罩出产企业清单,是国外客户采购我国防疫物资的权威指引。
面对重重门槛,企业并未退避。以化妆品出产为主业的广东科盈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科盈科技”)利用原有十万级洁净厂房以及对医疗器械出产质量办理规范的了解,顺畅跨界转产口罩,并活跃请求海外规范认证。“我们在2月底便开端着手请求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广东萨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萨力奇”)厂长柳凡则透露,进入白名单后企业海外订单添加显着,“有了很大优势”。广东清远墙体广告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