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墙体广告 疆土资源部日前在北京举行第三届疆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惩处大会,我市被评选为“疆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疆土资源节约集约方面,
芜湖做了哪些努力?江城如何成为全国模范?在日前召开的市疆土局新闻发布会上,相关担任人给出细致解读。
完善机制 打出节地“组合拳”
“全 市不时完善体制机制,完成节约集约用地常态化。”市疆土局相关担任人表示,例如,我市树立了疆土资源节约集约考核体系。2011年以来,市政府坚持将节约 集约用地各项指标列入目的考核体系,并依据县区盘活应用存量土空中积奖励一定比例的土地指标。在省疆土、发改、统计等部门发布的2012年、2013年度 省辖市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范围新增建立用地耗费考核结果中,我市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位。
一系列政策、制度,打出了管地、节地“组 合拳”。2013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土地节约集约应用工作的意见》。作为该《意见》的补充,配套出台4个标准性文件,加上往年 发布的多个文件,我市根本树立以1个《意见》为主体、N个标准性文件为配套的“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同时,树立了政府和用地企业之间“双向约 束”机制,展开以探究健全工业用地多途径多方式市场供给体系等一系列变革试点。
积极探究 进步土天时用率
近日,我市将
山东烟台客商投资的一家
管材企业多余的10.59亩空地收回,重新出让给一家制造锂电池的小微企业,处理了该小微企业用地难题。
“多 渠道探究节地技术、节地形式,提升了工业用地运用效益。”市疆土局相关担任人通知记者,目前,我市已构成了一套进步工业用地运用效益的好做法:一是在一定 条件下,能够允许企业将自建自有工业厂房分层、分栋停止分割转让,引进契合政策的小微企业入驻园区。二是收回企业多余地块,重新出让,引进小微企业入驻。 三是经过招商引资,协助企业之间互相转移稼接资金、技术和土地,完成“腾笼换鸟”。四是编制两个国度级开发区土地二次开发应用规划,对城市周边原有工业用 地修编为商业用地,鼓舞契合规划的工业企业转型开展商业效劳业。
在财税杠杆“一紧一松”的撬动下,许多企业由原来的被动节约集约用地,转变 为主动节约集约用地。我市率先推行“以税节地、以地控税”举措,积极清算盘活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市政府于2010年和2014年两次将市区范围内的 应税土地等级和税额上调,倒逼用地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同时,依据企业亩均土地税收奉献大小,按不同比例实行分档奖励。2009至2013年,全市共清算批 而未供土地1.9万亩,五年均匀供地率达80%。2010至2015年,全市共盘活工业项目用地4.3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