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墙体广告 第九届“朱子之路”研习营于7月15日开营,16日从厦门动身,沿泉州、福州、三明、南对等地,一路“游学”,直到21日晚在武夷学院举行结业式,再次唱响《走在朱子之路》的激昂歌声:“考亭沧州,那一座挺拔的牌坊,挺立着综罗百代的理学殿堂……” 本次活动主题为“书院文化之旅”,旨在讨论朱子与书院的因缘际会。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讨生陈建美,是第二次入营了。谈起7天的奔走,她觉得研习营自身就是一个活动的书院,入营是同窗们对书院文化的亲身理论。
研习营范围逐年壮大
同安是朱熹首仕之地,当地至今仍有“许濙开疆二千载,朱熹过化八百年”之说。16日,营员们到厦门市同安区,参观了孔庙、梵天禅寺、文公书院几处景点。 梵天禅寺后的文公书院,又称紫阳书院,内有石描写像相传为朱熹生前对镜自画“写真”,爱玩自拍的营员们对此颇感兴奋。
往年研习营多在闽北研习,今年是开营以来首访同安。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朱杰人说,同安四年的从政生活,对朱熹的思想、学术开展影响十分大,走“朱子之路”绕不开同安。
自2008年起,一到七八月间,“朱子之路”研习营风风火火,每年要在福建举行一届。朱熹第30代裔孙朱茂男,记得“首届参与人数为20多人”。作为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又是“朱子之路”活动发起人之一,他说:台湾已有20多所高校师生参与这项活动,近年来随着香港局部高校青年学生的参加,起初由闽台学子寻根谒祖的“重走”之旅,逐步开展成两岸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 世界朱氏结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向,参与了两岸共走“朱子之路”活动的组织筹划工作。今年1月,身为福建省港区政协委员的他,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大会上发言倡议,将共走“朱子之路”活动归入福建省朱子文化品牌建立,以进一步扩展活动的范围和影响,使之持续展开。 第九届有140多人参营,除朱子后嗣、专家学者外,营员来自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内外34所高等院校。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省闽台交流协会、省海峡两岸高校交流促进会领衔,11家机构和团体主办。共走“朱子之路”,蔚然已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