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
墙体广告 近来,凉山州公开对脱贫攻坚作业滞后的5个县进行了全州通报警示、提示,对其间1个县的常务副县长和分担副县
长安排调整,对2个县分担领导进行诫勉说话,清晰本年换届不选拔、不重用……
正值凉山州脱贫攻坚破釜沉舟关键时期,怎么保证中央和省委严峻决议计划布置落地生根?凉山牢牢掌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归纳运用批判教学、安排处理、纪律处分等方法,对严峻违纪涉嫌违法的极少数人重拳惩处,有力推进凉山各级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让干部都绷紧纪律“规则线”
8月30日,传闻《凉山涉农糜烂典型事例选编》发放到
乡镇,越西县大屯乡党委书记许翠武在电话里对记者轻呼一声“好”,“不时拿出来翻一翻,警醒自个,愈加明晰纪律‘红线’。”
在饯别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凉山州委和州纪委以为,强教学懂党纪,是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少犯过错或不犯过错的第一道防地。
上一年8月,凉山州纪委常委们分赴全州17个县市展开廉政宣讲,4000余名派驻第一书记和贫困
乡镇书记承受现场教学。随后的一年里,各县市纪委、各级党安排采用彝、藏、汉三语,展开了包含扶贫作业在内的纪律法规宣讲2502场次,覆盖全州2027个贫困村。
法纪和警示教学,让干部们绷紧了纪律“规则线”。“将廉政教学写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让干部理解哪些作业做得哪些做不得。”木里县李子坪乡白草坪村第一书记刘铁说,这为推进脱贫攻坚继续营建了“不敢腐”的震慑空气。
倾听廉政宣讲后,许翠武认真学习扶贫作业方针纪律和法律依据,“贫困户确定是最易产生廉政危险的危险点。”她将辨认权交给
大众,既杜绝了干部私心,又保证了贫困户确定相对公正。
发现违纪预兆就“咬耳扯袖”
本年初,美姑县举行党风廉政团体约谈会,团体约谈6个严峻案件发作乡的领导班子成员;对于一些“第一书记”纪律认识淡漠、扶贫作业进度滞后等疑问,普格县对21名“第一书记”逐一约谈,责令整改。
凉山对呈现违纪预兆的干部“咬耳扯袖”,让干部“红脸出汗”,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因作业不力被约谈变成常态。
强化惯例约谈。2015年以来,凉山探索推广“双重约谈”机制,强化对脱贫攻坚中主要岗位、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和提示,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职责书、立下“军令状”。上一年以来共约谈州县党政、纪委主要负责人326人次。
本年上半年,对于脱贫攻坚中发现的疑问,凉山州委主要领导约谈了州级领导、县市党委书记等35人次,有力促进了各级党委(党组)在脱贫攻坚中主体职责的落实。
凉山从“盯违法”向“盯违纪”改变,维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知 耻后勇。”冕宁县金林乡党委书记卢自斌说。本年5月,因扶贫作业不力,他与该县别的3个乡的党政“一把手”被县上约谈。此后他“睡不着了”:调整乡脱贫攻 坚领导小组,自个和乡长担任“双组长”;在建卡贫困村成立种养合作社;短短3个月各村种上万株花椒苗,“3个月天天只睡6小时,硬是拼了。”
约谈教学警醒了干部。本年初,普格县对21名第一书记约谈后,全县107名第一书记纪律认识增强,全部从原单位脱产,天天吃住在村上,为乡民精准脱贫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