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小营街道办事处,位于黄河南岸,辖区内黄河滩区共有南闫、北闫、代家、邵家、刘汤5个自然村,计836户、2129人。随着《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政策的实施,小营街道稳步推进,异地建设了黄河馨苑小区,圆了滩区居民的安居梦。同时,街道利用辖区内的优势资源,探索实施“孝心示范工程”,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向孝、向善,十里八村,蔚然成风;因地制宜推进通户道路硬化、“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让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
异地安置让滩区居民圆了安居梦
“一句话,就是高兴啊。”见到记者来采访,80岁的刘慧泉老人笑容满面,“现在的生活,不用移步就上楼,吃饭、卫生都好了,通上了天然气,太阳能洗澡,很多事儿不出门都能做到了。你说,咋能不高兴啊!”
拎包入住黄河馨苑的刘慧泉,是小营街道刘汤村人,早些年,为了能安稳过日子,滩区人筑台建房,村民的积蓄都用来筑台了。
“吃饭抱柴禾,烧火冒黑烟,雨天一身泥,晴天土满脸,”刘慧泉老人说,“住进这里后,水送到锅台前,做饭只要摁开关,出门坐上公交车,再也不用起屋台。我觉得我的梦实现了,也就是以前说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梦。”
刘汤村刘慧泉接受记者采访
2019年以来,小营街道全面开展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通过整村搬迁,滩区群众一步进入中心城区。刘慧泉就是搬迁受益者之一。
问到搬迁所需的费用,“老汉不花钱,”刘慧泉笑呵呵地说,“我是4个孩子,都住在这个小区里,房子简单装修,我就住进来了,基本没花一分钱。我和老伴一年还能领到2400块钱的孝善基金呢。”
小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秀梅说,“我们拿出中心城区黄金地块打造安置小区,黄河馨苑建设住房836套,安置5个村的滩区居民。实施了优惠公道的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做到了最大程度让利于民。就拿这个太阳能壁挂炉来说,也是政府统一配备的,没让住户出一份钱。”
安居还要乐业,为此,小营街道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步骤地推动整村土地流转。
刘汤村旧村台上正在进行村址复耕工作
刘汤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忠正在向记者介绍情况
在刘汤村旧村台上,挖掘机正在紧张地施工,大型运输车进进出出……“我们正在进行村址复耕工作。”刘汤村党支部书记刘海忠说:“复耕的72亩宅基地和村里的120亩土地,将统一流转给种地大户,流转费分到每个村民,让大家都有保障。”
孝善基金让农村养老有了新模式
潘王村老人领取孝善基金
“儿女给每位老人拿1000元,村集体补助300元,作为孝善基金,让老人们有足够的零花钱。”潘王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社区主任李金忠说,“尊老爱老,我们村早先就有基础,80岁以上老人每年都会有一定补助,2019年我们就搞起了孝善基金试点。”
潘王村的孝善基金是小营街道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我们有个王祥店村,相传大孝子王祥在这里住过,为进一步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我们以弘扬孝善文化为突破口,传承王祥‘卧冰求鲤’孝善故事,探索实施‘孝心示范工程’,通过建立孝善理事会、成立孝善基金,开展孝善活动。”小营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代经亮说。
“高兴,都很赞成!”73岁的郑会臣笑开了花,“孩子们都踊跃交钱,全村一天就交齐了,说明这个事儿好,我们有了零花钱,孩子们逢年过节也来得多了,好得很啊!”
72岁的牛希花气色很好,“这个事儿挺好,精神方面、生活方面都很好。老人们凑在一块拉呱,都争着说孩子们又送啥好吃的了。”
潘王村及启明星幼儿园孩子为80周岁以上老人过生日
“70岁以上老人都有孝善基金;80岁以上老人,除了孝善基金,过生日村里还送蛋糕、承担200元生日饭费,并组织幼儿园孩子给老人唱生日歌。”李金忠介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这是一种很好的孝心传承,会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孝顺心。”
至于村里的五保户,潘王村集体会拿出300元零花钱作为孝善基金,“其余的村里都承包了,负责养老。”
“街道鼓励子女与老人、村孝善理事会签订三方协议,协议内容既包括子女交纳1000元赡养费,提供衣服、粮食、住宿、医疗等生活保障,还包括常回家看看、给老人多些陪伴和关心等精神抚慰。”代经亮介绍,“孝善基金由专门机构管理,每月以现金红包形式送达老人,各村根据情况再补贴200—300元不等,确保每位符合条件老人,每月至少有100元零花钱。”
通户道路硬化让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王家村道路硬化施工
“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农村通户道路的硬化,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对此,小营街道积极行动,制定切实可行方案,打通农村道路硬化“最后一米”。
修路前的王家村
王家村,一个班子涣散、问题多、脏乱差的典型村,村容村貌不必说,就连进出村庄的大路,都是一个路中间卧着一个大坑的破路,村民们怨声载道。
针对这个村的实际情况,小营街道动员在盛豪建设集团担任董事长的张大成回村主持工作。早些年,盛豪就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连续十多年为高新区敬老院老人捐衣捐物送温暖,资助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新区精准扶贫,为多位贫困老人修缮房屋。
盛豪建设集团董事长张大成将自家不住房屋改造为村办公室
“回村后,公司先修了村里的路,还安装了监控,让水管进入每家每户,给村里暂住人口免费查体,还优先录用村里人到物业公司上班。”村党支部委员王东升说。
如今的王家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进进出出也顺畅了,村民的心劲也更足了,“在公司上班干点事儿,日子更好了。”
不光王家村,新闫、王庄子、三里等需要进行通户道路硬化提升的37个村,街道都派驻了工作组,明确工作任务,挂牌督导作战,全面实现“户户通,使老百姓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惠民工程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