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备受中印尼两国元首关注的印尼雅万高铁钢轨在
防城港启运出口。
因“海上胡志明小道”而闻名的
防城港于2016年4月承接了一项重要使命: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首单——印尼雅万高铁的钢轨将在此启运,跨越大洋。
攀钢是雅万高铁钢轨唯一的供货商,与
防城港有着多年的良好合作。因此,作为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的
防城港,自然而然地成了雅万高铁钢轨出口港口的首选。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出口的第一单,50米长的高铁钢轨经海运出口在全国尚属首次,从100米长钢轨进港到卸车,再到堆放,再到装船,没有半点经验可以借鉴,一切技术难题都得重新攻关。”近日,
防城港码头
公司技术部项目副经理刘石乾坦言。
雅万高铁是中国“一带一路”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东南亚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中印尼两国人民十分关注,两国领导人更是高度重视。项目建设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上到北部湾港集团高层,下到
防城港码头
公司相关技术员工,极其重视,都把其上升到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4年中,技术团队持续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出色完成50米钢轨装船启运的各项艰巨任务,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加深中印尼传统友谊作出了贡献。
攻克长定尺钢轨堆场选址难
钢轨进港后装卸场地的选址是摆在
防城港码头
公司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钢轨最怕化学物质侵蚀,堆放场地要洁净,而
防城港为散货码头,硫磺、煤炭等散货堆场较多,选定一个理想的堆场相对困难。
钢轨堆放场地不仅要满足干净无腐蚀这个重要条件,还要充分方便港区运输、装卸加工,尤其是要方便吊装上船。
“
防城港是北部湾港集团最繁忙的港口,港口堆场寸土寸金,每一条港区运输通道都极为繁忙,要满足上述几个条件,非常困难。”刘石乾说,“但是,
公司党委指出,雅万高铁钢轨运输不是一单简单的货物运输,而是事关‘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国家荣誉的问题,哪怕是再难,哪怕是牺牲再大的利益,也要让出最理想的堆场,服务于钢轨装卸。”
于是,
防城港码头
公司经过反复遴选出一堆场后,耗费大量人力和数十万元的运输成本,将堆场上原有的散货转移到其他堆场。此外,为了方便将加工好的钢轨转运上船,
公司还开辟了一条快捷的专用通道,确保钢轨从堆场到码头前沿的运输安全和质量。
攻克钢轨吊装设备选用难
经过铁路运输的钢轨进港区后,需要及时吊卸。百米超长钢轨吊装,既要有足够能力的吊装设备和工属具,还要实时把控各个吊点之间的平衡。如有不慎,平衡不够,一组昂贵的钢轨将会报废,不但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
防城港货运质量声誉。
防城港码头
公司现有吊装设备只能满足25米长的钢轨吊装,对于百米长钢轨吊装,
公司既无设备,又无吊装经验。关键时刻,
公司党委迅速研究,并成立专门的团队,通过工艺攻关和方案遴选,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台吊装设备不行两台组合用。
公司决定将2台能起重40.5吨的45米轨距起重设备,从4公里外转移到百米钢轨卸车点。
这两台起重设备
移动距离只有4公里,但
移动之前,需要先拆卸,将这些拆卸下来的部件运送到钢轨堆场,再进行组装,这4公里,距离不远,但拆卸下的庞大构件,在交通复杂的港区每
移动一米,都要耗费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攻克钢轨启运到码头前沿难
当前,世界海运船只仅具备运输50米长钢轨的条件,但要把50米长钢轨通过海运到印尼,必须“腰斩”百米钢轨。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关键是我国现有百米长轨铁路运输规范,而恰恰缺少50米钢轨在港区运输规范,更没有专业的运输设备。
为了节省客户攀钢的资金及试验时间各项成本,确保50米钢轨在港区转运过程的质量和运输效率,
公司又开展课题攻关,自己动手,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开发制造出一台50米钢轨运输“炮车”(因形似火炮,大家戏称“炮车”),成功破解了超长钢轨港区运输的难题。
攻克吊装钢轨保持平衡难
国家相关规定,高铁钢轨各吊点间距为13米,而为确保出口钢轨的品质,
公司客户攀钢集团提高要求至8米,
防城港码头
公司党委深知雅万高铁钢轨吊装启运每一环节的重要性,为保证钢轨在吊装中不变形损坏,主动加码,把标准提高为7米。
50米钢轨,两台起重设备同时吊起一组长轨,要保持高度平衡,难度可想而知。刘石乾说,尽管
公司千方百计,调配两台起重设备,但这两台起重机并非超长钢轨的专用吊装设备。要完成任务,一些部件需要改装,甚至重新设计。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起重设备的吊梁不匹配。
公司知难而进,耗资60万元,组建专业团队设计改装2副新吊梁。之后,又耗费数日调试安装。在调试吊梁吊具过程中,攻关团队提出了严格的操作规范,一位有着10多年工龄的设备操作指挥手感叹:“我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这么有挑战性的作业。试验不顺利时,甚至有了不想干的念头!”最终成功攻克首关。
此后,为了提高吊装的质量和平衡性,
公司又添置了钢轨专用吊装电磁吊具;为确保设备操控的统一,把两台起重机的操控手柄合二为一。此外,为便于实时观察吊装情况,他们还脑洞大开,把之前置于设备上的操控室移到地面。经过系列改装,钢轨吊装保持平衡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攻克超长钢轨码头装船难
装船难,是
防城港码头
公司克服的最后一个难题。码头岸边上,各种吊装设备林立,但是没有适合长定尺钢轨吊装上船的。
刘石乾说,如果用现有设备装船,安全性根本没有保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钢轨变形及设备损坏,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延误装船时间。
防城港码头
公司与船东商量,利用2台船用克令吊,并配置2根量身定制的克令吊钢梁,制定、完善操作规程,由2台克令吊执行吊装船任务。
2根克令吊钢梁并不算长,但它的设计加工又花费了技术团队3个月的时间。随着最后一个难题攻破后,雅万高铁钢轨出口自此有了坚实的保障,使我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可进行长定尺钢轨出口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