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以来,乌当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贵阳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机遇,奋力推进 三大攻坚行动计划 ,积极融入东部产业新区建设,加快发展、追求卓越,全力建设城乡社会治理新样板、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乡村振兴新标杆,奋力打造 美丽乌当 花园之城 。
这是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五年,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五年来,乌当经济规模稳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产业体系特色突出。
这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点燃了接续奋斗的引擎。五年来,乌当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领域持续突破。
切历史之脉,看寰宇风云,乌当的发展已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乌当儿女,以创新的雄浑之力,奏响建设 美丽乌当 花园之城 的宏伟乐章。这乐章里,有来自历史纵深的回响,有阔步新时代长征路的激越,有时代大潮奔涌的澎湃!
五年过往,历史长河终将留下奋斗者的足迹和功勋;五年待启,乌当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
奋进跨越 培育发展新动能
11月24日,配套着 力源液压泵 的长征五号遥五火箭一飞冲天,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位于乌当区的中航工业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用成绩证明了其在航空航天液压基础件领域的雄厚实力。
这是乌当中高端制造业的实力所在,也是乌当实体经济厚积薄发的最佳诠释。
高质量发展,乌当区写下了精彩的五年。五年间,乌当区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产业层次迈向更高水平,以大数据为引领,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规模和质量效益实现 双提升 ,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借时光之手,将时钟回拨。
2020年1月6日,乌当区委十届九次全会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全会锚定使命任务,凝聚发展共识,确定了实施 三新建设 、打造 美丽乌当 花园之城 的路径方法和目标任务,开启了加快发展、追求卓越的新征程。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方向明。如何转型升级跨越?对于亟待提升发展格局的乌当来说,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是放眼未来的战略选择,亦是不忘初心的继续奋斗。
这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
五年间,乌当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健康医药产业等六大新产业,奋力在新产业发展中闯出新路;深入实施振兴商贸 百场千店万铺 攻坚行动计划,抓商圈建设、抓卖场打造、抓品牌引进,奋力建设与城区地位相匹配的繁华都市核心区。
这是大健康产业势头正劲的五年
五年间,乌当区坚持 全区域规划、全业态布局、全资源联动、全产业发展、全方位着力 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医养健管融合、康养健游联动、种养加销一体、政产学研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奋力建设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2019年,健康医药(含医药物流)实现产值121.85亿元,比2018年增长9.35%;占全市现代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1/3,占全省规上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1/5。大健康,这张乌当的靓丽名片,在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的战略指引下,正在绽放着更耀眼的光芒。
这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的五年
五年间,乌当区深入推进 1+N 大数据产业体系建设,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贵州智源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等4个大数据创业孵化基地,已入驻大数据关联企业173家,全区大数据产业总产值达85.6亿元,增长20.63%。
从医渡云、医目数康等独角兽企业的入驻,到景峰制药、健兴药业、威门药业等业内翘楚的集聚,再到中国振华、中航力源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和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高端发展
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显魅力
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乌当区榜上有名。这标志着乌当区全域旅游踏上新台阶,走上新征程。
逐梦,不是一朝一夕;圆梦,不是一时一地。
过去五年,乌当区抢抓贵州打造 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 和贵阳入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机遇,瞄准 山、水、林、泉、城 五大地标元素,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以 全空间规划促多规齐动、全视角打造促多景灵动、全产业链接促多轮驱动、全要素供给促多元互动、全社会参与促多方联动 的 五全 促 五多 思路,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美好的蓝图只有靠实干才能变成现实,庄严的承诺只有靠实干才能兑现。
在 美丽乌当 花园之城 的发展蓝图下,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分析把握乌当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特征,明确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抓手,形成以 五全 促 五多 思路,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加精准。
这是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五年。从统筹制定全域旅游规划,到建设精品景区优化旅游格局,再到推进产业融合实现旅游富民,乌当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一步步走得坚实。如今,游客来乌当可以游玩的景点多了,在乌当停留的时间变长了,乌当旅游的名片更靓了,乡村群众依靠旅游增收致富了
五年来,大旅游融合带动效应持续显现,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建设日益加强、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农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成功创建4A级温泉旅游景区两家,乌当 温泉之城 荣获 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 称号, 醉美偏坡 原味小镇 初见雏形。
2019年,旅游总收入增速排全市第一。 十三五 期末将实现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实现增长35%以上。
当 绿水青山 成为 金山银山 ,当全域旅游成为一种行动自觉。行走乌当区,我们在绿水青山间,邂逅的是因产业兴旺、生活富足、家乡美好而绽放的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
如今的乌当,朝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大步前进, 都市周末花园 生活在乌当 的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为奋力建设贵阳东部产业新区核心功能集聚区注入澎湃动力。这座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品质之城,正以开放进取的姿态,酝酿旅游发展的又一次腾飞。
改革创新 对外开放迈新步
改革创新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五年来,乌当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取得显著成效。
这是让改革有新气势的五年。
乌当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去一降一补 结构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色发展优势逐步显现、城乡 三变 改革深入推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加快、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这是改革开放有新突破的五年。
抢抓贵阳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机遇,紧扣 一品一业 ,以产业大招商为抓手,汇聚开放发展新动力,推动发展中高端产业、促进中高端消费、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引入中高端资源,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招商水平不断提升,开放活力竞相呈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2016年至2019年,全区累计新引进大健康产业等项目153个,完成总投资额达580.6亿元;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级 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和省级 大数据服务产业集聚区 ,入驻企业达303家;2019年,新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家,新引进项目72个,总投资达260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因素。
五年来,乌当区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入开展 一窗式服务 改革,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 一窗通办 ,完成了不动产登记、办税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工作模式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发展动能强不强,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
过去五年,乌当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超10亿元,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8%,新增市场主体5405户,注册资本达153.6亿元。
发展开放型经济,不仅要有 引进来 的底气,还要有 走出去 的勇气。
对标国际标准,乌当区大力支持景峰、新天等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通过美国FDA标准认证,加快联科中贝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积极助推捷盛科技等装备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进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为重点的电子元器件和重要零部件出口,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打造国际化品牌
海天辽阔,风劲帆满。站在新起点,乌当区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花园之城 开放之势风鹏正举,必将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 美丽乌当 花园之城 的美好蓝图。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正当时
隆冬时节,寒意渐浓,乌当大地的乡村振兴主战场上仍旧迸发勃勃生机:在乌当区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土地碎片化治理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在一个个现代化大棚内,绿色蔬菜鲜翠欲滴,花卉香气扑鼻,草莓长势喜人
过去五年,因为活力,因为创新,乌当走向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妙笔不断,精彩纷呈。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 十三五 期间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乌当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乌当区将农业现代化和 三农 工作、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深入落实农村产业革命 八要素 ,围绕 五子登科 产业,推进水果精品化、蔬菜高端化、药材野生化、花卉品牌化、茶叶个性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形成 一乡一品一特 的发展格局,让群众吃上 产业饭 ,走上小康路。
乌当区明确将通过土地碎片化治理、种植产业布局、利益联结机制、坝区建设等10项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加快形成具有乌当特色、符合乌当实际的农业产业格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 环境美 目标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乌当区深入实施 千村整治 百村示范 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 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 小康行动计划,推进村庄景观化和景区化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围绕着力提升现代乡风文明水平,乌当区持续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大力开展新乡贤评选活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公序良俗的农村人文环境,构建农村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集农家书屋、科学普及、技能培训、普法教育等为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
如今,在乌当的乡村大地,一村一幅山水画,一户一处田园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然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正向着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农村、幸福农村、和美农村的目标奋进。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乌当的农村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