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墙体广告 连通城西与之江地域的紫之隧道,是
杭州600多个G20峰会配套项目中最受市民关注的项目之一。紫之隧道行将在7月底建成,在这最后冲刺的阶段,却碰上了连日的高温。
昨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西溪路与紫金港路穿插口北侧的紫金港路过街地道施工现场。这条地道是紫之隧道的配套工程,建成后从
汽车西站出来的乘客能够平安便利地从地道抵达马路对面的公交车站。目前该工程正在停止最后内部装修。
在紫金港路西侧的地道出入口左近,3位工人正在校正前一天刚装置好的雨棚钢化玻璃的位置。固然刚开工,避过阳光最猛的中午,但是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暴晒,玻璃和钢架都晒得滚烫,汗滴在玻璃上,不到30秒就蒸发得干洁净净。
“这几天天太热,玻璃最高时温度足有70℃。我们之前找了4拨人,干了没多久就受不了走人了,有的人以至只装了一块玻璃就不干了。”玻璃装置班班长彭俊江说。
胡得兴是3位装置玻璃的工人之一,今年55岁,在
杭州干建筑工作曾经10多年了。他眯着眼睛,脸贴着玻璃,认真比对玻璃能否摆放平整。汗水渗过他的头发顺着草帽檐不停地流下来,衣服早曾经被汗水湿透。
记者衣着短袖在
工地里站了10分钟,后背曾经湿了半截,而胡师傅和其他工友一样,都是衣着长衣长裤爬上爬下地工作。干了半个小时,另一位姓潘的师傅从脚手架上下来,拧了两把才把湿透的毛巾拧干。
胡师傅和工友通知记者,这几天干活固然苦一点,但是他们倒是不担忧中暑,“
工地矿泉水管够,还烧了菊花茶;中午吃饭也有绿豆汤喝的。”
记者从紫之隧道指挥部理解到,为了防止工人在高温作业下呈现中暑,紫之隧道采取了“做两头、歇中间”的措施,上午施工到10点半,下午的工作时间则是3点至8点。像是电焊之类的高温工种,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则会布置到夜晚停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