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墙体广告 自挂牌成立以来就作为对接
上海桥头堡的
杭州湾新区,将在沪甬协作战略上再迈进一步。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沪甬协作示范区建立发动会上得悉,
杭州湾新区宣布全面启动沪甬协作示范区建立。会议经过的《
宁波杭州湾新区全方位接轨
上海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每年引进
上海投资项目200亿元以上。
“加快建立沪甬协作示范区,与
上海停止全方位对接,就是要依托
上海这个平台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参与国度战略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工协作,博得更多更优的国内外先进要素,协助新区完成转型晋级,并带动余慈地域、
宁波北翼协同开展,更好地效劳‘一圈三中心’建立。”新区党工委主要担任人说。
从桥头堡到示范区,沪甬协作战略的晋级,主要表现在三个转变上:从单向接轨
上海转变为双向全方位协作,从制造业为主转变为制造业效劳业并重,从招商协作转变为全方位协作。
“招商引资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效劳业双业并重转变,由招商协作向全范畴协作转变。”新区管委会主要担任人表示,在“双业”并重运作下,还将推进产学研、社会事业协作以及与
上海自贸区的协作,同时,将树立利益共享、政府间常态协作、多渠道对接等更为灵敏的机制,确保协作走上本质性轨道。
新近出台的《
宁波杭州湾新区全方位接轨
上海三年行动方案》,明白了近三年重点项目和任务清单,将全面推进与
上海在根底设备、要素市场、产业平台、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等范畴互联互通,推进两地在市场监管、政府效劳、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协同谐和,加强两地在不同层面、不同范畴、不同界面的互信互动和战略协作。
依据方案,“十三五”期间,沪甬协作示范区力争每年引进
上海各类投资项目200亿元以上,并逐渐在金融、科技、文化、教育、
医疗范畴树立多层次协作关系,使示范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承接
上海先进要素资源的先行示范区,到2025年,把沪甬协作示范区建立成为两地同城化程度最高地域,初步建生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滨海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