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我市有5部珍本古籍顺利入选,其中市图书馆4部、市博物馆1部,充分彰显了镇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人文渊薮 的城市地位。
珍本古籍跻身国宝行列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我国政府为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公民的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由文化和旅游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一份名录。其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评选珍贵古籍名录是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无疑堪称国之珍宝。本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评审于2018年5月启动,共有3981部古籍申报,最终752部古籍入选。
此次入选的我市所藏古籍,有4部古籍藏于市图书馆,均为刻本,其中明代3种,清代1种。分别为:明嘉靖吉澄刻本《周易程朱传义》二十四卷《上下篇义》一卷《朱子图说》一卷《周易五赞》一卷《筮仪》一卷,明内府刻本《书传大全》十卷《图》一卷《纲领》一卷,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熊氏一峰堂刻本《新刊性理大全》七十卷,清初宁远堂刻本《丽则集》十二卷。内容上,市图书馆收藏的4部古籍涉及经、子、集三大部类,反映了经学、文学、史学等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从刻印来看,4部古籍刻本、字体、印制俱精。另外1部收藏于市博物馆,为清初抄本《嘉靖倭乱备抄》不分卷,是镇江与《四库全书》历史渊源的真实见证。因此,我市这些新晋 国宝 行列的古籍,无论是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还是艺术代表性上,都堪称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三部系科举考试读本
宋元明三朝以理学为学术之主流,明代科举遂以宋儒阐释经典的著作加以整理、汇编,作为科举考虑出题的依据,也作为士子研习经典、破题制艺的依据。此次市图书馆入选的4部珍本古籍中,有三部都是明代科学考试的读本。
《周易程朱传义》(图1),宋程颐、朱熹撰。此书是对程颐、朱熹研究《周易》作品的汇集。程颐的《易传》等书提出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的观点,继王弼之后,将义理学派推向新的阶段,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朱熹的《周易本义》等书则将 先天之学 与 后天之学 相结合,打通天道与人道,开拓了广阔的解释空间。明、清两朝以程朱思想为科举考试的正宗,易学思想更是广泛流传,影响深远。这部汇集两家易学思想的古籍,成为当时学术流变的重要表征。
《书传大全》(图2),明胡广辑。胡广,明代永乐年间名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此书为胡广奉敕纂修,是明代朝廷纂修的 五经大全 之一,也是明代官修的《尚书》学教本。全书首列《书说纲领》,次为《书经大全图说》,再为正文。内容以宋代学者蔡沈的《书集传》为主,编纂过程中又兼采陈栎《尚书集传纂疏》、陈师凯《书蔡传旁通》两部书,陈栎墨守蔡传而不稍逾矩,后者在名物等方面则考证详明。相较于其他经学著作,本书比刘瑾的《诗传通释》、汪克宽的《胡传附录纂疏》等书更有根底,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在 五经大全 中是 尚为差胜 之作。由于明代科举限定从 四书五经 中出题,而解释则不出官定宋明理学家的解释之外,因此本书在当时的传播与影响力极其深远。此书为明代内府朱墨套印本,用料考究,版式疏朗,佳墨良工,精美绝伦,具有鲜明的皇家气派,历来为藏家所珍视。书中钤有清代果亲王弘瞻的 果亲王读本 果亲王府图书记 自得居士 等多枚藏书印,说明曾被其珍藏。
《新刊性理大全》(图3),明胡广奉敕编撰。明成祖朱棣亲撰序言,冠于卷首,颁行于两京、六部、国子监及国门府县学。本书为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的汇编,所采宋儒之说共一百二十家,前二十五卷收入周敦颐、张载、邵雍、朱熹、蔡沈等宋儒著作九种,第二十六卷后分为理气、鬼神、性理、道统、圣贤等十三个专题汇编各家言论,每个专题又下设小类,共一百三十余类。此书广辑宋儒理学名篇,门类甚详,内容庞杂。明代时,与《五经》《四书大全》并重,为当时应试入仕者必读之书。
江南文化底蕴深厚
江南为吴越故地、六朝遗风之所寄,自古以小桥流水、杏花烟雨的美景,吴侬软语、风流蕴藉的人文而成为中华文化中的异卉奇葩。而明清文人才子的讽诵吟哦、 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典籍之盛,都足以令人倾倒、向往。此次入选的《丽则集》和《嘉靖倭乱备抄》就从书的角度体现出了明清江南文化的繁荣景象。
《嘉靖倭乱备抄》是一部清初抄本,记录的是明嘉靖二十三年至四十五年之间的倭寇事略, 凡倭之构乱以及平戢始末皆载之 , 所言比正史为详 。本书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还是《四库全书》的采进本。清代乾隆时期,朝廷修《四库全书》,敕令各地督抚臣征集图书进呈朝廷,由翰林院保管,加盖 翰林院印 满汉合文印章,并于抄录成底本之后发还原主。据《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纂修档案》,这部《嘉靖倭乱备抄》是由两淮盐运使李质颖于乾隆三十八年采访呈进的,并奏报说: 窃奴才钦奉谕旨采访遗书,设法搜求,今觅得 抄本书十六种 , 询之坊肆书贾,佥称并未通行。 而《嘉靖倭乱备抄》的封皮上也有官署钤记,上面的文字是: 乾隆三十八年七月,两淮盐政李质颖送到《嘉靖倭乱备抄》壹部,计书贰本。 因此,这是一部承载着镇江与《四库全书》历史渊源的重要文献。更为可贵的是,除此本之外,《嘉靖倭乱备抄》在海内外甚至没有另一个刻本或抄本,它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秘本。
《丽则集》(图4),明顾有孝辑。顾有孝为明末吴江人,生平以选诗为事,他选《唐诗英华》一书颇负盛名。《丽则集》是一部文学总集,是顾有孝将同社好友周永年、徐白、杨士修、俞南史、张泽、吴有涯、沈自炳、朱经、俞南藩、沈自然、广缘、沈宜修十二人诗歌作品编选而成。以当时人选当时诗,无疑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文学眼光和独特视角。书名 丽则 ,义取汉代扬雄 诗人之赋丽以则 之说,讲求诗歌在妙于言情、工于藻饰的同时,保有儒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回归 诗三百 的风雅传统。书中有清代文学大家王士禛的 经筵讲官 左执法右司农 带经堂 等多枚藏书印,又有他的多处亲笔批点,文学、文献价值极高。
市图书馆有35部古籍入选名录
据了解,《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前后共公布了六批,其中每一批都有镇江市图书馆所藏的珍本古籍入选,从几部到十几部不等。到现在为止,市图书馆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已达35部。
市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称 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 ,是镇江被列为江苏省会后设立的一家重要文化机构。八十年来,该馆收集了数量可观的古代典籍,虽经历抗日战争等历次变乱的影响,但最终大体得以保全,之后又吸收了诸如陈庆年 游经楼 、陶绍莱 传经楼 等公私藏书,馆藏日臻丰富,其中关于中医药和地方志类的古籍为其特色藏品。
2007年国务院启动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以来,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成绩斐然:馆藏多部古籍被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市图书馆于被国务院认定为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16年,市图书馆筹划、起草《镇江市古籍保护办法》,政府审批通过后,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我市古籍保护工作保驾护航,并且作为国内关于古籍保护的第一部法规,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张志清盛赞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6年以来,市图书馆整理编辑大型地方古籍文献丛书《镇江文库》,旨在全面反映镇江建城三千余年间的历史文化轨迹,目前 方志编 已经出齐,其他各编的编辑出版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此外,有关古籍修复、数字化等古籍保护工作也得到持续开展。此次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阶段性成果。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