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少电梯内安装的电子屏,可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对电梯定期维保的监督,并连接电梯应急救助中心,一旦电梯出现故障,被困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先进的电子屏及其背后的这一套系统,来源于“电梯物联网和电梯安全智能服务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由
阜阳市智颍信息技术
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对接、引进长三角科创资源,深入推进创新能力共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年来,我市着力引导市内企业与长三角创新主体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多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得到突破。
安徽锦辉制药与铂镁医学临床研究(
上海)有限
公司合作,正联合攻关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及乙酰氨基酚片仿制药制造工艺改善和疗效评价;
安徽强旺调味食品与江南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联合承担了长三角攻关项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检测与溯源系统建设”;界首市冠泓塑业与
上海大学合作的“基于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开发”项目,目前已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正在牵头制定PP再生塑料国家标准;
阜阳金丰生态农业与中科院
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合作的“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目前引种莲属植物1200种,莲属植物种质资源圃所需用的连栋温室和种植池已开工建设……聚焦引进优质科创资源,一年来,我市还广泛开展与长三角中心区大院大所的合作,推动一批创新平台在
阜阳落地、更多科创资源在颍淮扎根。 复旦(
阜阳)创新科技园在阜合
现代产业园区开建,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颍泉区设立分中心, 江南大学与颍上县合作建设了技术转移工作站,
浙江大学技术转移颍东分中心目前已建成运行……“前不久,市政府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市政府与
上海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科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平台、战略决策咨询服务,以及建立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分中心等全面加强战略合作。”市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随着联合创新平台机构的增多,科技创新成果在
阜阳转移转化的活跃度日益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借力长三角,
阜阳科创“阶梯”还在向上延伸。“在共建协同创新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及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各类研发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等方面,我市也在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中心区的合作,不断促进我市创新创业升级。”市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