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的事邻里来解决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是中国亘古不变的治国理念。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寻常百姓朴素的生活道理。
当治国理政落地到生活实践,就有了泉州近邻党建的模式探索。把党员进行角色转换,以邻里的身份近距离去问需于邻,以党员的能力和关系去帮助邻里解决难题,党员服务群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也就打通了。
党员进楼,服务进家,邻里的距离恰到好处。泉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党员街巷长、楼栋长机制,有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整体提升,进一步将党组织引领与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推行 两长一员 机制,畅通近邻治理末端。2020年3月,泉州按层级设置党员总街巷长、街巷长、街巷服务队,以住宅楼栋为单元设置党员楼栋长,明确党员街巷长 六项 任务、党员楼栋长 五员 职责等,通过掌握邻里情况,反映邻里诉求,化解邻里矛盾。目前,全市共聘任党员街巷长1292名、党员楼栋长3652名。
推行党建和社会治理 一张网 服务管理模式,提升近邻服务效能。泉州将社区 各大员 并轨转任为专职网格员,聘任符合条件的党群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实现 多员合一 的效应。建立 社区 网格员 街巷长(楼栋长) 居民群众 四级响应机制,网格员负责收集党员街巷长、楼栋长难以处理的近邻问题,在网格层面联络多方协调解决,而后提交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研究商议,做到 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
实行分类激励机制,为基层党群工作者提供组织保障。按照 两长一员 队伍中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党群工作者等不同类型,分类建立动态管理和服务积分制度,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社区党员、党群工作者纳入社区 两委 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优先推荐为各级各类表彰对象。
民之所想,行之所至。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泉州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举措,写出了许多 要服务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 的动人故事。
网红街巷里的 街巷长制
微改造后,鲤城区金鱼巷成了全国有名的 网红街巷 ,商铺民居混杂,管理压力大。怎么让金鱼巷实现管理 优 、商业 兴 、人气 旺 、生活 美 ?金鱼巷所在的海清社区党支部探索实施了 4+4 党员街巷长制基层治理模式,即联动共治、联结资源、联盟商户、联合服务4联。
金鱼巷选取热心社区事务、熟悉街巷民情的党员担任街巷长,配备副巷长2名、巷长助理1名,成立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建立 问题收集 分类呈报 处理解决 评议反馈 的处理机制,由街巷长召集,定期联合商户、街道、区直单位等召开街巷议事会、问题反馈会等,及时调处化解邻里、家庭纠纷,商户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街巷问题。同时,充分融合辖区内资源,有针对性地配备城管、律师、医生、金融助理等街巷管理服务团队成员,常态化提供服务,街巷管理更直接、更精准。实行 党员街巷长制 以来,金鱼巷变小街巷为 大家庭 ,街巷长及管理服务团队共收集解决问题49个,解决率达100%,有力构建起基层善治新格局。
启示: 党员街巷长制 是泉州立足老街巷、老街坊邻里情深的特点,动员热心党员、群众担任街巷长,以熟人服务管理熟人,把基层治理延伸到街头巷尾的有力探索,大大激发了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安置小区里的 近邻晤福
作为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泉港区聚福小区面临着涉迁群众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收入少等搬迁 后顾之忧 。为解决这些问题,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党支部,培育 近邻晤福 (闽南语谐音 有福 五福 ,意喻邻里和睦安康)小区党建品牌。
聚福小区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小区每个角落,带动业委会、物业公司、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党员 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 活动,推行 三清单 服务项目12个,认领并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130多个,解决居民诉求50多项。打造 党员+青少年成长营 ,对36名涉迁子女进行课业辅导、免费培训,打造 四点钟学校 。同时,与周边凤安村、上西村等13个涉迁村党支部,及区科协、法律援助中心、移动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组建 邻里红 党建联盟,动员机关党员参与小区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等活动,协调办理涉迁户不动产权证700多套,帮助涉迁子女入学23人。通过组织、党员、邻里、社会、集体 五个主体 协同发力,深化涉迁村集中安置小区治理,有效破解征迁后遗难题。
启示:实行 党建+业委会 引领小区治理机制,推行党员 三清单 等制度,创新志愿服务、网格服务、睦邻服务等 近邻 暖心举措,积极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参与治理,强化联盟共建,打造多元共治平台。
人文小镇 获评 全国最美
惠安县聚龙小镇探索推行 邻里共治、邻事共议、邻约共立、邻困共帮 的 四邻 工作机制,打造 远亲不如近邻,小镇没有陌生,我们都是一家人 的和谐社区模板,日前荣获中宣部等18个部门评选的 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社区。
小镇党委成立企业、物业、社区协会、医院等4个党支部,整合摄影、书画等20多个文化艺术协会,以 邻里文化 为纽带,联合周边12个村级党组织共同组建 人文小镇 党建联盟,引导小镇及周边村86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小区 微自治 ,构建 资源融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的党建共同体。组织居民协商制定《聚龙文明公约》,填补居民自治 制度空白 ,组建100多人的文明督导队,开展 环保共修 文明督导 等活动200多次。开设信用良品店,以无人值守、自助购物的诚信消费模式,树立起文明新风尚。建设邻里广场、邻里情厨房、开心菜园等邻里公共活动空间,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 邻里宴 活动,营造 家文化 氛围。推行 党建+志愿服务 模式,组建老兵服务队等6个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织密邻里互帮互助连心网。
启示:传承弘扬 远亲不如近邻 重要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邻里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小区居民自治共同体。
雷锋一样的 近邻帮帮团
永春县鼎元星城小区的理发师辜克锋免费上门理发,成为小区老人口中的 好小伙 。辜克锋是一名党员,也是小区 近邻帮帮团 成员,获悉小区有老人行动不便理发难的问题,便主动请缨,免费上门服务。
作为较早期的征迁安置小区,鼎元星城小区存在不少顽疾。为此,小区成立兼合式党支部,以实施 党员回家工程 为契机,组建 近邻帮帮团 ,设立近邻基金,有效破解安置小区共性和个性问题。 近邻帮帮团 设置爱心服务、健康服务、辅学服务、和谐服务、便民服务等5支服务队,目前已有党员志愿者31名,由在职党员、社工、教师、社区网格员等组成。帮帮团负责串联社区日常公共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帮助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代办各类事项及帮助居民修水电、捐衣赠物等。党支部还倡导成立了近邻基金,筹集资金9万多元,用于补助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小区业主,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业主子女。
启示: 近邻帮帮团 是党支部牵头组织推动在职党员和志愿者良性互动、双向进入的近邻共建模式,成功推动小区治理由 独角戏 变为 大合唱 。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