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墙体广告 在
漳州市南靖县,有一位72岁的老人江清溪。老江是南靖县方志办退休干部。四十多年来,他经常单独行走在荒山野岭,用本人的努力,抢救着一件件文物。他用敬业、无私和大爱,传承文物、留住历史。
四十多年 他悉心维护文物古迹
近日,记者与江清溪老人一同前往龙山镇,探寻一块宋朝石碑。为节约时间,还没吃早饭的老江随手带上几个包子就上车了。这样的早餐方式,对老江来说,早已习气。在龙山镇西山村村民的率领下,70多岁的老江先生和我们一同穿越竹林、荒草地,在深山丛林中找到了一块宋代石碑。“这块石碑是关于修路的石碑,大约是宋朝到如今的。”
为了将石碑上的字逐个复原,老江将石面打扫洁净,铺上宣纸,再涂上拓字用的药水,最后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用墨水拓印出文字来,就连蚊子在额头上叮咬都浑然不知。老江的辛劳果真没有白费,石碑的文字最终被明晰地复原出来。老江说,这条路是宋朝时的一条官道,可通往
漳州、
龙岩。这块石碑固然只记载了捐资修路的事情,但也是一个历史证据。“这个意义在哪呢,一个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东溪窑。这窑址,碑记早在宋朝的时分曾经呈现了。如今燕镜关山碑另一块大碑记,记载了三溪窑的事,刚好和这块石碑吻合。”
和老江已同事数十年的陈春梅通知记者,像这样拓字工作,老江执着地做了四十多年,只需晓得哪里有碑刻,不论多荒芜的中央,他都第一时间赶过去。“他让他人用
摩托车载他到山上去。他就带一点干粮,有时分一天一根碑刻才拓下来,拓下来后还要几天几夜或是十几天渐渐整理。他不会计较要几钱才做这个事,这种付出让人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