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四座黄河桥讲述百年郑州铁路
平汉铁路黄河大桥最洋气,由比利时人建筑,是“中国铁路桥梁之母”
郑新黄河大桥发明四项“国际之最”
习大大都点过赞
郑州人对铁路,可谓情深意长。
1904年3月,北邻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嵩山的华夏重镇郑县,鸣响了自古以来的榜首声火车汽笛,卢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似乎一夜之间,郑县变成重要的交通纽带,郑州人的生活便与铁路息息相关。
今日的“岁月的故事”带读者寻访郑州前史上四座黄河铁路桥,不只见证郑州近百年来的开展史,更是寻觅一段温暖的回忆。因为,铁路在郑州人的心中,不只是曩昔的光彩,更是通往将来的便捷和高速。郑州晚报记者 孙娟 董艳竹/文 张翼飞 周甬/图
郑州前史上的4座黄河铁路大桥
郑州市辖内的黄河南岸,前史上建了4座铁路大桥,创下黄河铁路桥梁的4项“榜首”:
1906年,由比利时出资缔造并通车的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1987年被撤除),是黄河上建筑的榜首座铁路桥,被称为“中国铁路桥梁之母”;
1960年,通车的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黄河上自立缔造的榜首座双线铁路桥,2014年5月16日停用;
2012年12月,跟着京广高铁的注册而投入运营的郑新黄河大桥,是黄河上榜首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2014年5月15日启用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则是当前黄河上榜首座、也是仅有一座四线铁路特大桥。
一座座桥跨过水面之上,不单是年代的烙印,更是城市区域经济开展的精彩注脚,黄河铁路大桥的前史更迭,再次稳固了河南铁路的纽带位置和心脏效果,变成区域经济开展的新引擎。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
(1906年~1987年)
黄河桥桥址勘测作业历经四年
在黄河风景名胜区内,“中国黄河榜首铁路桥遗址”前的铁牌上写着:中国黄河榜首座铁路大桥,兴修于1903年9月,1906年4月通车。工程造 价库平银265万两。桥长3015米,102孔,是中国榜首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体布局铁路大桥。1958年新建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为避免老桥阻水,以利防 洪,1987年7月撤除老桥上部钢梁,保留南端5孔160米,立碑勒铭,永志留念。”
说起大桥的建筑,历经不少崎岖。
100多年前,为了贯穿京汉铁路,清政府开端兴修黄河铁路大桥,因为缺少建桥经验,便把项目包给国外的承包商。
比利时人沙多历经4年才完毕桥址勘测作业,经张之洞决议,大桥选址定在郑州北邙山脉尽头,即是郑州人常说的“邙山头”附近,距黄河河床约3公里,此处最大的特点即是“滩窄岸坚”。
桥址虽断定,但直到1903年大桥才开工,因为有关此处该不该建桥的争议一向都在。为稳重起见,清政府后又聘请德国人锡乐巴、美国人李治、法国人道理怀、意大利人海沙等工程师先后到现场重复勘测,终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附和,慈禧这才批准继续进行桥梁工程的开工。
毛主席评价加固工程:“黄河大桥谢谢你们”
1903年正式开工时,因为郑州物资缺乏,建桥所需的钢铁、机械都是在汉口用马车、牛车和人力曲折运到工地,施工困难可见一斑。
历经千难,1906年4月7日,跟着京汉铁路线的注册,黄河铁路大桥迎来了火车的鸣笛声。大桥注册时行车时速初为10公里,今后提高到15公里。
黄河铁路大桥扼祖国南北铁路交通的要冲,自建成后便变成军事重要。到1948年郑州解放时,黄河铁路大桥已严峻变形,只能通小型机车,时速由开端通车时的15公里约束到5公里。
1949年到1952年,千疮百孔的黄河大桥历经了5次加固,运输能力提高了36倍。1952年10月31日清晨,毛泽东主席乘坐专列来到郑州,观察黄河铁路大桥时高度评价了加固工程,并对作业人员诙谐地说:“黄河大桥谢谢你们。”
但是,灾难一向未曾远离。1958年7月17日上午,黄河水开端暴升,水位超越有记载的1933年的前史最高水位,11号桥墩坍毁,相连的第10、11两孔钢梁遂跌入河中。至此,贯穿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运输大动脉被逼中断。
其时,周恩来总理正在上海开会,得知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险情后,立即在18日下午乘专机飞抵郑州。晚上,周总理在手电灯火的照射下,实地观察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断桥具体情况。当天晚上,下着雨,周总理又参加了大众会议。
会议形成了黄河大桥的抢修方案,一场抢修黄河铁路大桥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打响了。
同工人一同,周总理亲身在窗口排队取饭
为赶快抢修大桥,北京、天津、广州、西安、武汉、济南等城市调运来很多的物资。工地急需26名起重工和20名电焊工,给郑州、开封两市提出后, 不到6个小时电焊工、起重工都带着东西赶到了工地。郑州市的18个工厂停止正在进行的生产任务,为大桥赶制螺栓铆钉和配件。7月18日至28日,全国9个 省14个市运到大桥南北岸的物资器件多达430列卡车。
抢修人员在狭隘的桥面上,迎着巨浪滚滚的激流,冒着暴风雨,终究于1958年8月1日22点35分,悉数铺好桥上的钢轨。8月2日上午,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再次正式通车。
大桥恢复通车后,周总理心系黄河铁路大桥。8月5日上午,黄河铁路大桥的上空,一架银白色总理专机盘旋了一周,这是半个多月来,周总理第二次来到大桥抢修施工现场。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对抢修大桥人员进行慰问的大众大会上,周总理登上主席台,对一切施工人员表明赞扬。
会议就餐时,作业人员本来为周总理和陪同领导单独安排了就餐的餐桌,但被拒绝,周总理坚持同员工一同,亲身在取饭窗口排队取饭,并要交给饭钱。当食堂人员阐明抢修工地人员吃饭都不收饭钱时,总理说:“不收抢修人员的饭钱能够,但我是要付饭钱的。”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郑州黄河铁路新复线大桥终究于1960年4月25日建成通车。
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
(1960年~2014年5月)
新中国建筑的榜首座黄河铁路大桥
据史料记载,黄河铁路新桥(也叫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1960年通车后,年年都要抛石护墩,这不只使每年的河工费用都要超标5万余两白银,还使河务官员忧虑堵塞河道,危及河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建黄河铁路大桥的事被提上日程。1957年铁道部决议建筑新桥,归入国家“二五”方案付诸实施。新大桥坐落旧桥下流,南岸距旧桥375米,北岸距旧桥500米,为铁路双线专用桥。
1958年5月14日开工,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车。新桥全长为2899.54米,其时规划最高时速80公里,自2001年6月19日晚6时起对经过郑州黄河桥的卡车限速每小时55公里,形成了京广线上一个长时间限速点。
新桥是新中国建筑的榜首座黄河铁路大桥。正式通车那天,参加修桥的施工者激动得哭了起来,他们说:“在铁路干桥务作业一辈子,就盼着能有一座新桥树起来,今日亲眼目睹了黄河新桥的雄姿啊!”
2014年5月16日,执役54年的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荣耀完成前史使命,正式停用并退役。同日,坐落该桥下流110米处的郑焦城际黄河大桥正式启用。
郑新黄河大桥
(2012年至今)
大桥多项“国际之最”,获习近平点赞
2012年12月26日,跨过黄河通途的另一座大桥郑新黄河大桥(原名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投入使用,该桥全长24.277公里,公铁合建部分 全长9.177公里。它是郑州至新乡G107复线工程及京广高铁跨过黄河的共用特大桥梁,是国际规划标准最高的公铁两用桥,也是当前黄河上最大规模的公铁 两用桥。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选用了铁路鄙人、公路在上的公铁合建规划理念,上层设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规划时速100公里,两边设4米宽慢车道;下层设双线铁路客运专线,规划时速350公里。这样,下面跑火车,上面跑轿车,互不干涉。
该座大桥发明了四项“国际之最”:一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长的公铁合建桥梁;二是桥上火车时速达350公里,创下国际特大型桥梁通行速度的新纪 录;三是钢梁布局在国际桥梁建造中系最先选用;四是运用了“多点同步顶推”技术,在顶推最大跨度、总长度和总重量方面均创“国际之最”。
2009年4月2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建造时间,时任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中心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河南省调查,专程到郑州黄 河公铁两用大桥建造工地观察。他强调,要爱惜难得的前史开展机缘,加速铁路建造脚步,在应对金融危机、全部推动小康社会建造中作出前史性的贡献。
从主桥施工栈桥上下车后,习近平边走边看,当得知大桥在规划上和施工中,很多选用了中国甚至国际当今领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具有许多的“榜首”和“之最”时,习近平连连称誉。
郑新黄河大桥的启用,使京广高铁在2012年12月26日顺畅通车,加上之前通车的郑西高铁,使郑州既具有京广铁路、陇海铁路(新欧亚大陆桥)两大铁路大动脉,又变成京港高铁、徐兰高铁两大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交通大动脉的交会点,变成中国铁路的心脏。
如今,从郑州动身,2.5小时到北京,2小时到西安、武汉、长沙等周边省会城市。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
(2014年5月16日至今)
黄河上首座四线铁路特大桥,河南进入“城际铁路年代”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是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京广铁路跨过黄河的共用四线铁路特大桥,大桥全长2200米,于2010年10月15日开工建造,是黄河上榜首座也是当前仅有的四线铁路特大型桥梁。2014年5月16日,黄河上的首座四线铁路大桥正式启用。
桥上有两条线是给郑焦城际铁路预留的,规划时速250公里。
该桥是黄河流域第30座、河南境内第15座黄河大桥,是黄河上榜首座也是当前仅有一座四线铁路桥梁。
依据方案,郑焦城际铁路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到时从郑州到焦作只需半个小时。河南,将由此进入城际铁路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