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本报漯河讯 “恭喜你顺畅出院,祝愿你身体健康!”昨天上午10时许,漯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19楼一间病房内,恢复科护士长鲁秀对等一帮医护人员,将一束鲜花送到了凌娟怀中,恭喜她顺畅出院并争相合影、送上祝愿。
从3月28日入院医治至今,凌娟已在病房内呆了近2个月。颅骨已成功修正并多方面调理了1个多月,她的身体和精力状况大为好转。
现场:出院当日凌娟已能踉跄走路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和漯河市慈悲总会的2名工作人员赶到医院,见证了母女俩出院的前前后后。
“凌娟,加油,你走得很好了!”9时30分,急着出差的漯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谭占国等人,专门赶到19楼恢复科病房看望凌娟。在医师的指点加油 下,凌娟扶着台阶上的栏杆,一个人来回上下走动10多回,终究还踉跄独步起来。与之前走路需求拐杖和妈妈搀扶的她相比,现已判若两人。
10时50分许,在医护和慈悲总会人员的协助下,出院手续悉数办好。
“我早就说过,凌娟是靠好心人救助才有今天。”11时30分许,母女俩在漯河市慈悲总会办好有关手续后,又乘坐该会的车被专人送到所租住的房子。
回忆:大河报报导引各界捐款13万
由于脑部手术需求,她被取下了头盖骨,后来丈夫不再付出医治费,在妇联、司法部门的协助下,娘家将丈夫告上法庭,打赢了官司,但医疗费仍未履行 到位。3月27日,大河报A15版以《颅骨取下一年多,谁能帮她装上?》为题,报导了母女俩的困境,呼吁社会爱心人士“拉她一把”。之后,大河报又多次追 踪报导(详见3月28日A08版《爱心账户注册首日收到善款近万元》、3月29日A08版《爱如潮涌昨天善款已达5.7万多元》、3月31日A10版《手 术费已捐够一周内能够做手术》)。
很快,本报报导引发爱心人士纷繁重视,被新浪、搜狐、凤凰、腾讯等各大网站和论坛转发后,更多的网友也加入了爱心捐款的部队中。
据漯河市慈悲总会计算,此次爱心读者和网友共为凌娟捐款13万多元。 医治:颅骨成功修补后又调理月余
“咱们医院的领导,对凌娟颅骨修正手术和后续医治一向高度重视,不仅为她注册生命绿色通道,还尽可能地减免了费用。”据漯河市中心医院有关担任 人介绍,3月28日,凌娟入院医治,随后进行身体各项指标化验,全面进行术前各项检查。4月10日,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谭占国,亲自为凌娟成功实施了颅 骨修正术。
颅骨修正完毕后,凌娟的术后状况十分杰出,但由于此前脑神经受损和呈现癫痫表现,随后转入医院恢复科进行医治。
“术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训练和多方面调理,凌娟如今现已能够出院。”昨天,漯河市中心医院恢复科主治医师王海涛通知记者。“出院后只需准时服药和复查,癫痫表现两年内不会再发作!”王海涛说。
余款:捐慈悲总会专门建爱心基金
“要没有这么多好心人协助,哪有凌娟的今天啊!”昨天,妈妈荣兰枝委托大河报向关怀凌娟的爱心读者和全国各地的爱心网友进行称谢。
记者从漯河市中心医院知道到,对于凌娟的特殊状况,医院对包含手术费、恢复费等在内医院进行减免,凌娟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合计3.6万多元。此外,还有2万元现金,作为住院时间的生活费用和出院后的恢复费用,已交到了其妈妈荣兰枝手中。
而昨天下午4时多,剩下的7.7万多元善款,已经过中国银行转入漯河市慈悲总会账户。“这笔善款将作为爱心基金开设账户,往后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力争将每一份爱心都用在最需求协助的人身上。”昨天下午5时在漯河市慈悲总会,工作室主任李浩通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