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延安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延安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02月25日 04:02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陕西延安墙体广告


延安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高标准的安塞李家湾生态农业示范园

近年来,延安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昂首奔向小康。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参加市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格外关注这个话题,他们围绕乡村振兴纷纷建言献策,深切期盼延安农村变得更美,父老乡亲的生活变得更好。

产业永远是第一位

农村要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只有村集体有钱了,才能让农村有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市人大代表张延刚、白俊智、刘强强,市政协委员康双全等纷纷表示,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张延刚、白俊智、刘强强在记者采访时先后认为,只有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经济振兴,才能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而经济振兴的关键,就是要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作为20多年的农村干部,张延刚对 村集体有钱才能办成事 深有感触。 村集体没钱,政府投资给农村修建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会因为没钱维护而浪费、搁置。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2020年1月,张延刚带领村民在村上办起了果袋厂,发展村集体经济。他说: 果袋厂办起来后,生意特别红火,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就能挣回300多万元。

宜川县云岩镇的暖水源村,离张延刚他们村不远。村子里山泉水质好、口感好,张延刚准备帮这个村子开发山泉水,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集体有钱了,村委会谋事就能一声吼到底。 张延刚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关键。

农业产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有些果农的苹果,往往一场冰雹或霜冻,就让农民一年的收入成了 泡影 。如何才能帮助农民提升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康双全建议,要用科技的手段来应对:一是继续加强引水灌溉、防雹网搭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录品种保险。三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服务和支持,形成抗灾自救、助农增收的合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振兴少不了人才助力。 市政协委员王金富、冯淑洁纷纷表示,要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培育引进人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尝到了 人才兴、产业兴 的甜头。张延刚说,2020年村上人均纯收入达5万多元,这正是村上着力把人才培养当成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的最好见证。2020年,村上发展村集体经济时,招聘了5个28周岁以下、大专文化以上的年轻人,安排在技术员、财务、营销等重要岗位。村里不仅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年轻人也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怎样才能把人才引进来,让他们留下来?冯淑洁建议,要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增活力 ,完善 第一书记 驻村制度,将选调生政策向村级延伸,鼓励城镇企业家到乡村发展,制定出台 城乡人口互动政策 ,鼓励退休干部职工回乡创业,推动人才向农村流动。

关于农村人才建设,康双全建议,要按照不同时节进行产业技术上的培训,打造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职业优越感,把帮扶措施与参与劳动结合起来,围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制定完善的产业脱贫指导方案,进行产业脱贫培训,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打好 组合拳 才有效

王金富建议,统筹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有序衔接,首先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大力培育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农村污染防治,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冯淑洁说,要通过推进农村产业体系建设 促增收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补短板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增活力 ,加强农村生态保护 靓环境 ,推进移风易俗 强治理 ,统筹兼顾、综合施策,这样才能让乡村振兴步伐走得又快又稳。

记者采访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纷纷建议,实现乡村振兴,更要下足 绣花功夫 。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尤其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文明村镇、文明家庭、 好婆婆 、好媳妇 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真善美,凝聚正能量。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推进乡村文明进程。(记者 叶四青 杜音樵 刘卓 贺卓)

【纠错】责任编辑:许敏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