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东部的星星峡,作为新疆陆路进出主要通道,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来自多方的力量在这里汇聚,大家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克服不利条件,坚决守护好全疆各族群众的健康和平安,将小镇打造成干净整洁又有特色的新疆第一镇。
6月10日,记者来到星星峡镇,山风从山谷呼啸而过,紫外线灼烤着人们的皮肤……
今年1月底,自治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哈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在星星峡镇设置防疫卡点,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各单位志愿者火速前往星星峡开展疫情防控筛查,星星峡防疫指挥部成立临时党委。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联防联控,全天候筛查所有进出疆车辆、人员。
星星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卡哈尔·司马义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星星峡共投入包括镇党委、政府干部、自治区派驻的医疗组、公安检查站警务人员等疫情防控人员251人。在4个多月时间里,共检查车辆87.68万辆、人员208.25万人(次)。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坚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超乎常人的付出。
星星峡镇党委书记、公安检查站站长贾新明告诉记者,在星星峡防疫指挥部临时党委统一指挥下,星星峡镇在队伍建设方面从严入手,实施半军事化管理。
“每天8:00起床,8:30做操或体能训练,8:50开早饭,饭后按各自勤务和分工上岗工作。下午,不当班的干部职工要进行1小时的军训和体能训练、1小时的业务培训。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促进了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贾新明说。
从四川自驾来疆的唐女士告诉记者,在星星峡,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服务暖心,让她刚到这里就喜欢上了新疆。
星星峡镇政府大院东侧有一个停车场,疫情发生后,这里被确定为疫情重点地区来疆车辆临时停放处。疫情重点地区来疆人员在这里接受核酸检测。镇政府安排工作人员驻守在停车场为待检人员端茶、送饭,并及时解决待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待检人员积极配合检测。
中午时分,星星峡镇干部和孜尔阿江·木合买提和联防队员马富林开着水罐车来到服务区西侧树林带浇水。星星峡是山石地貌,镇区没有土壤,常年干旱少雨。为改变镇区环境面貌,星星峡镇党委、政府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植树造林,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在路边凿石移土栽树,共计植树2300余棵,绿化3000多平方米,改变了星星峡镇没有绿色植物的历史。
据了解,浇树的水是经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即便这样也要省着用。和孜尔阿江、马富林拿着铁锹跟着水流跑,不断改坝加固水渠,生怕水浪费了。
傍晚,星星峡镇路边的水池里喷出了喷泉,这水也是中水。喷泉边的假山是利用原有石头山改造而成,镇干部职工还利用废弃建筑木材修建了凉亭和栈道,接上了迷彩串灯。在山旁平地上有一块菜地,几名镇上的干部职工正在搭建大棚。“这里的蔬菜是从200公里外的城区运来的,大棚建成后,就可以缓解吃菜难的问题。”卡哈尔说。
镇区各条道路边立有不少碑石,铭刻着“新疆欢迎您”“进疆第一镇”等大字。这些石头是镇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周边就近挑选的山石,自己动手凿刻而成。
夜深了,在进疆车道两侧,由警务人员和防疫志愿者组成的检疫检查组仍在逐车逐人检测体温。防疫志愿者、五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迪力木热提·艾尼娃尔告诉记者,他得知伊州区教育系统组织志愿者参加星星峡防疫工作的消息时主动报了名。“我们是5月30日到的,没想到星星峡晚上这么冷。感觉在这里工作真得很辛苦,能坚持下来的,更不容易。”
星星峡公安检查站二中队中队长阿力木江·依明在星星峡工作了3年多,习惯了这里的气候。他说,虽然已是6月了,但他和战友值夜班,都会在宽大的防护服内套上毛衣毛裤,有时还要裹棉大衣御寒,“这些都是小事情,我们一定会守好东大门,让星星峡成为防疫的铜墙铁壁!”
清晨时分,星星峡迎来了第一抹霞光,连霍高速公路甘肃、新疆分界处的“新疆欢迎您”红色大字分外醒目,而这里也将以全新面貌迎接进出疆旅客,让星星峡的名气更加响亮!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