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前天,重庆遭到暴风雨“洗刷”。据气候台计算,从0时到9时,雨水遍布主城及19区县,其间主城累计雨量高达40.7毫米;全市总闪电次数达到了 7021次,其间正闪216次,负闪6805次。市气候局专家为此进行了回答,介绍了气候猜测数据的进程和由来,以及雷电的有关知识。
17个站点构成雷电监测网
“7000屡次闪电?怕没这么多哟,我就只听到了几回雷声而已啊。”本年45岁,家住加州花园的张林不由对气候预报有些疑惑。
那这些数据是如何而来?昨日,市防雷中间工作人员曾理介绍了闪电定位监测体系。
闪电监测体系的数据总共来自17个站点,其间6个点散布在重庆市内,别的11个点散布在四川、陕西、湖北、贵州等周边省市,构成一个雷电监测网。
“每个点上都有一个闪电定位仪,主动记录数据上传到软件,然后又主动剖析计算,再上传到检测渠道上来。”曾理说,数据还需挑选过滤,截取与重庆有关的数据。
7021次闪电这个数字并不夸大,在4月的一次夜间暴雨中也呈现过7000屡次的闪电。为何市民感受到的没有这么多,曾理解说,闪电分地上闪电和云层 闪电,许多闪电在云层里边,大小不一。小规模躲在云层里的闪电,或者距离远的,就不简单被人注意到,所以给大家闪电并不多的感受。
如今每栋修建根本都有避雷设施,曾理说,每次打雷的时分,雷电就顺着避雷针和楼里的钢筋穿到地下面去了,根本都是安全的。
曾理说:“要注意雷雨气候时少打电话,也不要接近阳台打手机。”
气候预报精确率九成以上
关于降雨量的计算,市气候台首席预报员刘毅解说说,当前全市一切气候观测站都选用智能化观测。每个观测站内都设有主动气候站,里边别离有雨量、温度、风杆等主动丈量仪器。即便是村镇区域,也布满着雨量监测站和山洪监测站。
降雨时,这些雨量监测仪器便会主动搜集数据,数据将经过电脑传送至市气候局数据中间,由数据中间传输至国家气候局,再传输到世界气候组织。最后由世界气候组织依据全世界汇总的气候材料,回来给各国、各省、各市区的气候部门。然后由气候部门公布成果。
刘毅说:“如今气候猜测的成果比以往精确多了,精确率90%-100%,仅仅每个人都只能感受到局部的气候。比如说南岸下雨,江北没下,有些市民就觉得气候预报不精确。可是从气候的视点看,只需主城区范围下雨了,就算是呈现降雨。”
市气候台24小时都有人轮流监测气候情况,尤其是像前晚的大雨,工作人员简直每隔1小时就会检查最新数据,发布最新强对流气候预警。
刘毅说:“数据产生的过很复杂,每天电脑最少要下载几十个G的数据。曾经是观测员来计算,如今都是计算机全主动搜集,速度和精确度都高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