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73年前的今日,日军飞机空袭重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六五大地道惨案”。
其实,在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本对重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时刻,为抵挡日军侵犯,在三峡夔门至朝天门的长江沿线一带,曾有一条江防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着大后方的百万军民。
近来,黔江区市民张漓向本报爆料称,除已发现和维护的重庆抗战遗址,在南岸区野猫溪还保留着这条防地的一座要塞遗址,当年还曾击落过日机,但至今不为人知。
看望
防空要塞“藏”在老厂中
四个洞口已被封堵,其间一个正对朝天门码头
依照张漓的描绘,记者来到南岸区野猫溪邻近的千梵宇沿途问询,在坐落山顶的原重庆市塑料五厂的旧厂区内,找到了一个相似于防空洞的工程遗址。
遗址坐落石溪路社区野猫溪小学邻近,淹没在山顶的一片居民楼中心。一个洞口被一块约两米宽,一米高的水泥板封住,石板上写着:“人防工程,禁止开挖”,落款时刻为2010年1月。
“这 下面是一个抗战时期修的防空洞,曾经有四个出口,洞里最宽的当地有4米多宽,还有两间大房子,上世纪80年代,有人还把洞子承揽下来开过茶馆。”81岁的 周永华白叟住在邻近,她通知记者,四个出口有一个正对着朝天门码头,还有一个出口对着江北嘴。面朝朝天门的洞口原有一道铁门,铁门外是一个渠道,能摆放四 张方桌。
当地居民介绍,如今山脚下修了楼房,为了防止滑坡,四个洞口都已被水泥或乱石封堵,看不到确切方位。记者从山洞上方的渠道望出去,一栋30多层的高层楼房正巧挡住朝天门码头,从楼房缝隙中仍能看到江面。
“曾经视野好得很,正巧能够看到两江交汇。”54岁的居民廖新民称,曾听白叟说过,抗战时这儿驻扎过炮兵,曾经朝江面的洞口渠道上有条石堆放,是炮台工事,防空洞中的大房间是放弹药的库房。
叙述
是9座江防要塞最终一座
防备日军军舰逆江而上,侵吞重庆和西南各省
张漓称,野猫溪要塞遗址安排修建者,正是他的外公——1937年“宜万(宜昌至万县)要塞守备部”指挥官(时任国民党军第88师参谋长)李端浩。
昨天,记者联系上李端浩的女儿李方淑,她如今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一位离休编辑,本年88岁。
“爸爸是1935年调到重庆来的。”她说,爸爸是陆军大学第六期炮兵专科学员,结业后曾到日本炮兵专科学校进修。1935年,被派往重庆担任策划修建长江三峡地区江防要塞,从万县一直到重庆,以防备日军军舰逆江而上,侵吞重庆和西南各省。
“当 时爸爸安排了一批10余人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团队,沿江勘察地势,修建要塞和练习炮兵的基地。”李方淑介绍,其时一家人还留在南京,爸爸给家里写信叙述了 不少修建要塞的状况。“他说天气特别热,山上不方便带水,就在乡民那里买橘子止渴,花了一年多时刻,完成了9座炮台堡垒和练兵场所及官兵住所的修建,大部 分在夔门一带,野猫溪邻近是最终一座。”
击落一架低空飞行日机
其时周边有黄葛树做维护,高炮不容易被发现
日军占据武汉后,未能逆江而上攻击重庆,转而在武汉修建飞机场,作为轰炸重庆的基地,从1938年2月开端对重庆实施了长达五年的空袭。时刻,李方淑一家已从南京搬到重庆,住在野猫溪堡垒邻近。
“其时堡垒周边有黄葛树做维护,高炮不容易被日机发现,有一次堡垒中的高射炮还击落了一架低空飞行的日机。”李方淑回想,日机被击落坠毁,两个日本飞行员当场身亡。
“其时的9座堡垒,大多数都在夔门,在三峡水库修建起来后,水位上移,不少堡垒都被水淹了,野猫溪这儿方位较高,能够是仅存的一座。”李方淑通知记者。
今日上午鸣放防空警报
时刻 上午10:30开端
信号
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为1个周期。(时长3分钟)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为1个周期。(时长3分钟)3.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专家
属南岸防空阵地 是抗战文明新发现
带着现场看望的图像,和李端浩子孙供给的回想材料,记者昨天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大轰炸研讨专家李金荣进行求证。
“这 些江防要塞和炮台大概是多功能的,不仅是对江面作战,在日机轰炸时刻,也成为对空作战的阵地。”李金荣说,依据史料记载,1936年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建立江防要塞修建委员会,后又增设宜万要塞守备部,包含这几座江防要塞在内的沿江防地,以及三峡天险的地舆条件,从陆路上阻挠了日军逆江而上。日军转而 采纳空袭的方式轰炸重庆,妄图逼迫国民政府屈服。
李金荣介绍,日机空袭前,重庆于1937年9月1日成立了防空司令部,在南岸、江北、渝中、佛图关等地布局了6个防空阵地。尽管未能大规模阻击日军,但经过高射炮进行对空扫射,在必定程度上搅扰了日机,使其不能紧贴地上轰炸,不然重庆的地上丢失能够更大。
“这 座野猫溪要塞大概是被纳入了南岸的防空阵地体系中,是抗战文明的一个新发现。”李金荣表明,从2010年开端,重庆曾进行过一次抗战文物大普查,南岸区广 阳坝发现的一个堡垒就与这个相似,其时就被维护起来了。“这座遗址间隔广阳坝不远,也是抗战文明的载体,大概得到妥善维护。”
连接
重庆还有这些抗战防护遗址
战时信号台遗址
坐落渝中区下肖家湾天灯堡。砖石砌筑圆柱形修建,相似碉堡,一旦发现敌情,可当即竖起布制圆柱形信号设备,警示市民逃避敌机轰炸。
万县防空指挥部遗址
成立于1937年~1945年,担任指挥万县(现万州)及第九区(三峡)各县的防空作业,是抗战时刻万县城区构筑城防、调度防空炮火、安排战时军民分散的指挥中心。
狮子寨炮台
坐落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办事处狮子村九组,建于1938年,为抗战时期的重要的防空设备,装备有高射机炮一门。
天然生成城炮台
坐落万州区周家坝办事处流水村,建于1938年,散布面积80平方米,炮台直径2.9米,高1.2米。炮台周围是抗战时刻的“水兵榜首司令部”遗址。
山顶坡碉堡
坐落万盛南桐镇麒麟村,曾是重庆抗战工业体系南桐煤矿的咽喉哨卡之一,呈六边形石混布局,分三层,18个机枪防护孔。
瞿塘峡炮台
坐落奉节县,两门大炮,封闭江口。
神女峰炮台掩体
坐落巫山神女峰,巩固的炮台掩体,荫蔽在高高的山岩下,把守声势赫赫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