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墙体广告 杭州想把“河长制”这种颇有效果的形式复制到路上。今年3月,
杭州启动了“路长制”。本周,
杭州的230名“民间路长”就要正式上路“找茬”啦。
杭州的“路长制”分三级:区级“路长”、街道级“路长”和民间“路长”。其中,民间路长最接地气。他们有的就是家门口这条路的“管家”,有的管的路就在上班路上。发现问题的过程就在回家路上,上班途中。
上周五,
杭州市城管委组织了一场“民间路长”培训会。培训的内容就是怎样给道路找茬,培训的教材之一就是
杭州市城管委结合钱报推出的《市民找短板》报道。另外,还约请了市政、亮灯、市容等单位的“教师”给路长们讲了一堂“找茬”课。
《市民找短板》连续推出了六期报道,对准了曙光路白沙泉段的道路积泥、
杭州街头脏乱、贴了
广告的各类箱体、“断字缺亮”的城市店招店牌、无证夜排档、一到晚上就上路站岗的渣滓箱、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城市病”。这几类问题,都是民间“路长”今后上路要重点关注的。
杭州市城管委表示,民间“路长”在平常工作中扮演的是“啄木鸟”查漏补缺的角色,要用专业的目光发现搜集问题,一旦控制需求及时上报给区级和街道级“路长”,并催促整改。
另外,除了有发现的视角,民间“路长”还需求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从居民中搜集各种意见倡议,反应给相关部门。比方,今年
杭州市区有2000多幢建筑停止了立面整治。“路长”在察看立面的问题时,还需求和居民沟通,理解有没有雨棚、保笼破损等后续的质量问题。
当然,
杭州市城管委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今后市民能够把平常遇到的问题,经过12319城管热线、贴心城管APP等方式,反应给城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