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敢闯敢试,20年进位赶超。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一批批奋斗者砥砺前行,井冈山经开区在这片红土地上书写出让人惊叹的传奇。
2010年3月,井冈山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3月,开展开发区改革创新,形成 一区四园 发展格局,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第三批绿色园区等15张国字号名片。
2019年,园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位列全省工业园区第8名,进入全省十强园区行列;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4年进位赶超,从2016年的第142位跃居到2019年的第45位,跻身全国经开区50强。连续6年获评全省先进工业园区、连续5年获评全省先进国家级开发区,荣获全省 2013-2015年度江西工业 三年强攻 突出贡献奖 、2016-2018年度江西工业崛起园区发展专项奖、2017-2019年度全省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和全省第一届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20年风雨历程,20年春华秋实。井冈山经开区始终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笃定 三个定位 三个坚持 目标追求,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园区面貌日新月异,区域经济突飞猛进,招大引强聚势赋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品位逐步提高,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产业集聚发展 引领经济腾飞
遥想成立之初,井冈山经开区依托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传统产业优势,瞄准国内产业发展态势,努力建设和引进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和生物医药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和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再看今日之势,井冈山经开区铆定 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新高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的发展定位,建立起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型材料为主导产业的 1+3 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球最大的LED照明基地和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硬件产业基地。
项目签约金额从成立时的12.61亿元到2020年的329.2亿元,园区营业收入从零起步到2020年的1107.8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2020年开发区综合考评列全省第7名
发展定位的不断完善,数据规模的不断走高。这是井冈山经开区产业实现从零起步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是开放型经济加速腾飞的生动实践。
产业兴则园区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发展,全方位打造产业集群,开展精准强链、延链、补链招商,形成 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 的上下游产业链快速集聚的发展格局。一批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在井冈山经开区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涌现出木林森实业、红板公司、航盛电子、瑞声电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全区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培育出100亿级的木林森实业以及红板电子、满坤电子2个50亿级企业,新引进巴斯巴科技、米田科技、生益电子、南亚新材料等一批 5020 项目,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引领作用凸显,实现 点线面体网 全链发展,带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据全省三分之一,是江西省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井冈山经开区还注重招大引强聚势赋能。近年来,该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5020 项目纷至沓来,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新突破。2020年,全区共签约项目46个,签约总金额329.2亿元。其中,100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1个、20亿元项目5个、10亿元项目2个,项目总签约金额位居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招大引强成效显著,木林森公司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实现百亿项目招引 零 突破;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投资20亿元,实现世界500强企业招引 零 突破;易事特5G科创园项目投资20亿元,实现 新基建 项目招引新突破。着力做好 老树发新枝 文章,增资扩产项目多。近3年共有红板、木林森、航盛电子、南亚新材料、瑞声电子、瑞鹏飞精密制造等20余家老企业增资扩建新项目,累计增资扩产金额超200亿元。金融产业园、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新经济新业态项目投入运营,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平台支撑作用,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激发动力 创新提升效能
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井冈山经开区发展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的不断强化,为井冈山经开区效能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撑。
井冈山经开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第一动力,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行动,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在全省率先实施开发区改革创新行动,整合吉州工业园、河东经开区2家省级开发区,形成 一区四园 发展格局;深化 放管服 改革,取得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改革试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机构编制、岗位聘任、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为核心,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抓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 亩产论英雄 、工业标准地、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水电气报装联动等一批特色改革事项落地,获批全省首批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在 一区四园 改革上,统筹组织人事、财产财务、辖区调整、产业对接、社会事务等方面有序推进,实现 五个统一 ,即统一管理体制、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大引强、统一运营效能、统一营商环境。
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实行双线管理, 全员起立、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动态管理 ,打破身份限制,点燃干事创业热情。不断引进各类人才满足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需要,管委会干部职工队伍从最初的16人扩充到现在的210人,干部队伍不断优化。
在 放管服 改革上,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成立行政审批局,承接1171项管理权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为全省开发区唯一试点单位,实施 一次不跑 只跑一次 改革,全面实施 不见面 审批模式;推行 领导领衔领办、全程全科代办 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 妈妈式 服务。
在金融体制改革上,设立金庐陵公司和金融产业园,组建产业投资、担保增信、企业转贷及信息服务四大功能性平台,助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注重科技创新,开展柔性引才,为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全区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39个,设立1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投入科技创新专项经费1.2亿元,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提升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效能。
推进产城融合 增强民生福祉
从昔日的小山村和荒山坡,到如今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厂房,从工业园区到产城新区,在产业化基础上推进城市化进程,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井冈山经开区在一天天长大、一步步变美。
建区20年来,井冈山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按照 产城融合、配套完善、功能提升、生态宜居 的理念,秉承 四精 理念,把握美感要义,突出质量效益标准,拓展开发金鸡湖新区,完善提升西区,加快产业新城建设,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和日趋完善的配套设施。
按照 定框架、强功能,聚产业、增后劲,补短板、惠民生 的发展思路,科学编制 一区四园 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拓展至1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按照 湖光山色、春意盎然、现代新颖 的定位建设金鸡湖创新小镇,将金鸡湖创新小镇打造成井冈山经开区的核心和灵魂。深圳大道、庐陵大道、君山大道、吉安大道、105国道横跨东西、沟通南北,交通路网实现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连通;孵化大楼、邻里中心、里塘山商贸城、吉安外国语实验学校、梨山公园、仁安医院、220kv变电站等一批城建项目交付使用,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垃圾焚烧发电厂、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二期、华能供热管网、智慧环保监测平台等环保设施投入使用,生态环保设施日益完善,入选国家第三批 绿色园区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百姓情怀,带着感情和责任解决好园区企业和园区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园区发展的获得感。如期完成151户433人脱贫攻坚任务,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完成20个城中村(棚户区)33.43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新增4个城市社区,全部完成村(居)规范化建设;养老、医疗、教育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 一座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在逐步成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年发展之路对井冈山经开区来说,是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苦创业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井开区人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 三牛 精神,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和勇创佳绩的奋斗姿态,展现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奋力书写革命老区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时代答卷。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