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央视曝光!76%被检测产品不合格,很多桂林人都在用,赶紧自查!

央视曝光!76%被检测产品不合格,很多桂林人都在用,赶紧自查!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06月16日 03:06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西桂林墙体广告

 骑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是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必要装备,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有效保护驾乘人员头部安全,降低死伤率。


但是,在有些看起来碰撞并不激烈的事故当中,已经佩戴了头盔的骑行人却受伤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1

一碰就碎

蛋壳 头盔岂能保安全?

广东中山近日发生了一起电动自行车与汽车剐蹭事故,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虽然碰撞并不激烈,但骑电动自行车的女子伤情较重。

 

这名女子眼部出血不止,地上留有一大滩血迹。而伤者头上的头盔破损严重,塑料外壳几乎已经解体,只剩下黑色的塑料骨架还罩在头上。

 

执勤民警现场调查后发现,原来是破裂的头盔碎片扎伤了女子的眼睛。

 

广东中山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 叶颖雯:杨女士的头盔属于劣质头盔,因为它的面罩很薄很软,一碰会碎掉、裂开。无独有偶,在江苏南通也发生了一起电动自行车与汽车相撞事故

 

执勤交警告诉记者,虽然女子在被撞前也佩戴了头盔,但是发生碰撞时,头盔被甩了出去,塑料外壳破了一个大洞,束带也脱落了。

 

据交警介绍,伤者在倒地之前,头上的头盔直接被甩脱,未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经诊断,事故造成女子头部外伤、颈椎骨折。2

质量堪忧

76%被检测电动自行车头盔不合格

在两起交通事故中,伤者虽然都佩戴了头盔,但他们所佩戴的电动自行车头盔结构简单,都缺少了起关键作用的缓冲层内衬。

为了全面掌握市面上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的质量状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专项风险监测,并且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安全风险警示。

这次风险监测共计采样60批次电动自行车头盔,经检测结果发现,60批次电动自行车头盔中有46批次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率76%,其中20批次无缓冲层结构头盔全都不符合监测要求

 

在承担这次风险监测任务之一的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吸收碰撞能量性能主要考核头盔在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发生碰撞、跌落事故时保护头部的情况,是头盔产品最为核心的安全指标。在实验室记者看到,检测人员将一款无缓冲层头盔拉升至0.8米之后释放,头盔外壳被摔裂了。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张治权:可以这么说,如果发生严重碰撞,这种头盔戴着,作用微乎其微。

 

检测工程师告诉记者,壳体和缓冲层是电动自行车头盔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成本约占头盔整体成本的70%。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劣质的壳体和缓冲层,甚至有很多不使用缓冲层,是导致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不过关的主要原因。

 

3

头 等大事不容忽视

劣质头盔难护周全

部分头盔不仅壳体和缓冲层质量性能不过关,而且头盔刚度也不达标,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在实验室,记者看到,检测工程师在进行头盔刚度试验时,一款无缓冲层头盔在压力作用下变形明显,壳体发生了开裂。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张治权:这个试验叫做刚度性能,主要考核头盔壳体跟缓冲层强度。模拟的是发生事故时,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倒地后被车辆碾轧头部的情形。粉色的样品已经裂掉了。如果人戴着它,万一真的发生碾轧,这么大变形下,脑袋肯定碎掉了,不会起到什么保护作用。这次风险监测发现有31批次佩戴装置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试验时发生断裂或过度伸长,导致头盔脱离头部失去保护作用。在实验室记者看到,在佩戴装置强度试验中,一款头盔的束带被拉断,头盔被甩脱。

 

最终经过检测结果发现,60批次电动自行车头盔中有44批次吸收碰撞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31批次佩戴装置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23批次刚度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38批次头盔耐穿透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安全评估处处长 李贺军:根据监测结果,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向企业发放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告知书,督促企业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