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阿坝州茂县古羌城的羌绣传习所内,几名绣娘正在飞针走线,忙着绣党旗。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最近,我们收到了很多订单,这几天要赶制200多幅羌绣党旗。 60来岁的李兴秀说。
李兴秀是当地知名的绣娘。20多岁时,她在茂县、北川等地摆地摊,还帮人在布料上画花、扎花。如今,与羌绣打了30多年交道的她已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并有 四川工匠 四川工艺美术大师 等称号。
让李兴秀记忆深刻的是2004年。在成都举办的国际商品博览会上,一位荷兰游客花重金向她订购了40幅羌绣作品。从那时起,羌绣便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羌绣不仅仅是装饰,也可用来记录历史。 李兴秀会把阿坝的山山水水、时代发展的点点滴滴绣进自己的羌绣作品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李兴秀制作的羌族云云鞋、羌族小孩虎头帽等羌绣代表作,在 中国故事 祥云小屋、民族文化宫等地展出,更是提高了羌绣的知名度。
传统技艺也有 春天 。如何将羌绣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李兴秀一直苦苦探索。
李兴秀说,以前,没有关于羌绣的系统教材, 带徒弟全靠口授心传,教得苦,学得累。 2008年前,李兴秀只带出了40多名徒弟。
2008年,羌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的帮助下,李兴秀系统总结了羌绣的针法、绣法,并于2016年出版了羌绣教材,让羌绣传承有了标准,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没有羌绣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
羌绣以前叫 扎花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靠着绣娘的领悟与慧心代代相传,绣出各种图案,但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2014年,李兴秀成立了茂县兴绣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川兴绣藏羌文化工艺发展有限公司,通过 公司+刺绣协会+基地+培训学校+产品回收 和 理论+实践 授课,不仅带动当地村民致富,也打出了羌绣品牌。
如今,李兴秀已培训24000多人次学员,传承45个徒弟,带动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李兴秀的徒弟当中有10多人在茂县县城里买了房,还有学成自主创业的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部分学员一天能挣五六百元。
以前,我在老家种地放羊,从来没想过我会买房。 茂县叠溪镇两河口村村民颜代芳说,自从跟李兴秀老师学羌绣后,日子越过越好了, 娜古嘞(安逸)!
近年来,在李兴秀的传承和发扬下,羌绣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之一,为包括17个贫困户、45名残疾人在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年产值500多万元。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