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从历史流向未来 千年运河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从历史流向未来 千年运河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机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06月17日 09:06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宿迁墙体广告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近年来,宿迁市按照“文化为魂、生态为底、保护为先、利用为要”的“四为”方针,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让千年运河焕发了新的光彩。


在大运河畔的龙王庙行宫,宫墙高耸、庭院深深。作为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唯一留存于世且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2014年,龙王庙行宫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这里也成了游客休闲娱乐、古学今用的重要场所。

“建得蛮气派的,这里面的造型都非常讲究,蛮好的,看过以后大开眼界,对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游客沙兴朗说。

“它有乾隆南巡的文化和祭祀文化和治水的文化,所以说我们历史文化内涵非常深。我们大运河申遗的时候,它作为我们大运河沿线祭祀性建筑,很自然地进入我们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里面的历史文化节点。”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会理事王理德说。

为了让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于世,  宿迁市先后多次对乾隆行宫进行维修整治。

“遵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举办一系列活动,比如说着古装行古礼、游行宫、学柳琴。我们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都有效地保护好、传承好。”龙王庙行宫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晁剑虹说。

此外,依托龙王庙行宫等古迹,  宿迁市还启动建设了龙运城项目,以生态为基础,以文旅为引擎,以生活为本质,全方位讲述大运河故事,全时段展现大运河文化,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将于2022年建成投运。

据了解,京杭运河宿迁境内的41公里世界遗产段沿线,生态景观、文化遗产就有2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0余项。2015年初,  宿迁市成立了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将大运河自然环境融入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

“我们经常晚上吃过饭,和伙伴同伴出来聊天,遛遛,看看这个运河景,心情也非常愉快。”市民张文化说。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亮点工程,运河湾公园充分利用大运河宿迁段两岸丰富的文化遗产,将宿迁水利枢纽重要历史、大运河宿迁段历史记忆、宿迁运河沿线工业融入其中,成为展现宿迁运河文化的重要项目之一。

“重点打造了新辅广场、四世同堂广场、苏玻广场等一系列重要文化景观节点。此外公园在主入口设置了‘宿迁城市运河记忆馆’,通过图像、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复现大运河文化带上的宿迁运河记忆。”运河湾公园工作人员叶赵说。

按照“文化为魂、生态为底、保护为先、利用为要”的“四为”方针,  宿迁市围绕文化传承、景观提升、产业发展和IP打造,精心设计四大类48个项目,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同时,推进清理码头堆场、整治骆马湖东岸等在内的五大类13个项目,累计拆解和驱离各类船舶409艘,拆除和清理非法码头20座、砂石堆场59处、违章建筑1194处、垃圾及种植养殖场241处,基本实现了“码头整治彻底、河道畅通有序、临岸生态宜人、服务规范提升”的整治目标,让千年大运河堤岸绿、河水清、航道畅,焕发新生机。

“围绕‘一带一核四组团’的整体空间结构,加快推进皂河龙运城、运河湾公园、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举办运河品牌电商大会,开展‘一线一岸’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赋予千年运河新的意义。”市委宣传部文化改革发展处处长鲍新跃说。

总共: 1页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