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发疫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高度重视,6月6日上午9时起,火速集结派出多批核酸采样医疗队奔赴吴川。该院医务人员身体力行,各科室一批又一批“战士”主动请缨。
其中,就有这样一支由30人组成的“铁军”——附院第五批核酸采样医疗队。与前四批医疗队不同的是,这批医疗队医护人员工种最为全面、党员比例最大——20人来自医技科室、10人为护理人员,当中有11名中共党员。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五批核酸采样医疗队回程前,村民前来欢送。
火速集结披甲上阵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附院第五批核酸采样医疗队6月7日晚上开始报名,6月8日17时集结出发。
收到通知后,队员们立刻以最快速度收拾行囊奔赴吴川,其中不乏一些刚下夜班的医护人员。“我们没考虑什么,只是觉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护人员、一个附院人,面对疫情,我们每人都有一份家国情怀,挺身而出理所当然、责无旁贷。”有着21年党龄的队长许定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据了解,第五批队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师,有刚毕业工作的“初生牛犊”,也有在临床一线工作二三十年的沉稳老将。
该批队伍作为突击队,按照市里要求,需尽快帮助吴川完成黄坡镇大筛查的采样任务。
抵达黄坡镇,经过高效迅速的物资分配和统一培训后,30名队员马上兵分五路,分别前往官江、大院、马兆、牛路头、上马等五个行政村,克服困难、众志成城,灵活处置、紧密配合,开始投入采样工作中。
为了让群众能早点回去休息,为了不漏一人,第五批医疗队坚决与病毒赛跑,夕发夕战、直至晨归。队员们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6月8日20时奋战到次日凌晨2时,其中一个行政村的采样工作到凌晨4时许才结束,共完成了9817名群众的采样,为黄坡镇9日前完成全镇大筛查作出积极贡献。
凌晨时分,完成手头工作的队员们终于可以脱下闷了大半天的防护服。当地群众和村干部远远看着一个个衣衫湿透了的身影,感动得不知道如何表达。而队员们此刻才留意到,乡村的凌晨很美、很安静……
党建引领心手相牵
“群众能充分理解我们,积极配合好政府、村委会的工作,我们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累一点点也无所谓!”第五批医疗队队员们感慨地说,之所以能克服万难、高效完成,有赖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得队伍短暂磨合后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赖于当地群众、志愿者和基层干部的大力配合和坚定支持,让大家深深感受到医护群众的浓浓情谊和心心相连,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温暖与质朴。
“到达马兆村当晚,完成1700多份采样后,还要赶到村另外一个采集点。我们收拾完物资赶过去都两点多了,但村民们仍整整齐齐地排队等着我们,我心里就想着得以最快的速度给他们采集完好让他们回去休息,哪怕自己辛苦一点。”队员林妍妍回忆道:“一下车,就听到村民们热烈的掌声,瞬间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道谢都来不及就赶紧摆上物资,换好防护服开干了。”
在村民、村干部的有序配合下,队员们一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1000人份的任务量。“回去的时候,有部分村民还留在原地目送我们离开。”林妍妍说。
让队员王艳感触颇深的,是村民、村干部的理解与配合。“我自己累点还好,看着他们这样,真的不容易。凌晨两三点了有的小孩都睡着了,大人们抱着小孩一句怨言也没有。”
队员陈洁还记得,在牛路头村,村委会干部一直等到队员们收工,还为他们煮了宵夜。
“他们为我们鼓掌那一刻,觉得什么都值得了!没有什么比理解我们来得更重要!”队员韩思敏说,此次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感动和温暖。
村民:特别心疼他们
第五批医疗队收到附院指挥部号令,转场急奔吴川梅菉镇,于6月9日中午统筹安排人员,迅速增援附院前四批队伍所负责的采样点中的8个。
当时气温高达34℃,户外采样异常闷热,但各点的队员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发扬“不胜不归”大无畏精神,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不少队员的手被汗水泡皱,衣服能拧出水,小腿也有些浮肿。
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们纷纷用实际行动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他们煮了大锅粥、大锅菜,主动送来冰水、糖水和西瓜等:“看到他们一个个穿着厚实的防护服,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地为我们服务,我们却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特别心疼他们!”
连日来,广东医附院的核酸采样医疗队按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疫,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贡献青春力量,用责任和担当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