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应用体现大民生,这是温州人力社保部门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构建的民生服务新场景。不仅体现在人才服务方面,数字赋能推进人力社保领域治理现代化,现在温州群众生活、工作就业等都能享受到“数字+人社”服务的舒心和便捷。
一张社保卡,享受智慧生活服务
市民出行、就医离不开社保卡,在温州,这张“小卡片”,集成了95项人社公共服务、30多项应用,让智慧生活一网打尽。
今年5月底,温州正式发行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优化用卡体验,将便民服务拓展至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资金发放等领域。针对不同县域待遇不同享、功能不通用问题,打通县域间信息隔阂,实现“同城共享”。
小小社保卡是智慧城市的载体和入口。自温州入选国家“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试点城市以来,温州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和强化多要素联动、多部门协同,推动实现社保卡应用集成的高质量、广覆盖。2011年发行至今发放实体卡近900万张,电子社保卡630余万张,实现“一人一卡、一卡多用”。
现在,温州社保卡还覆盖残疾人、军人、妇女儿童等12类人群的补贴发放,从补贴申领、一键录入到政策资金兑现,市民足不出户,动动指尖补贴即可到账。
一键轻松达,体验掌上人社服务
一张卡服务背后是数据的畅通。温州人力社保局构建一体化掌上便民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
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温州依托高德地图上线的“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收录了包括人才驿站、家政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全市各级人社服务网点725个,让群众轻松实现高频民生事项“就近办”。
点点手机,体验掌上服务。温州还研发推出智能AI服务体系,利用AI算法和记忆引擎,集成社保、就业、仲裁、市民卡等业务服务知识。据统计,人社AI上线以来,总咨询量达171791人次,成为温州市民身边的“人社小助手”。
退休一件事、审批一件事、工伤处理一件事、事业单位一件事……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人社服务实现制度性重塑,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少跑趟”甚至“零次跑”。
一朵家服云,方便线上家庭服务
找保姆难,找好保姆更难。“温州家服云”将家政从业人员登记、审核、沟通、面试、合同签订、合同解除、备案等全流程服务“搬到”线上,市民只要点开手机就能在线轻松找到放心保姆。
温州为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市。今年上线的“温州家服云”2.0版,进一步细化温州家政服务业高频事项,对传统家政服务模式进行流程重构再造,实现家政服务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打开手机找保姆,雇主享受全流程家政服务线上办理。
对于千万家庭关心的雇佣保姆安全问题,平台通过为家政人员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平台家政人员优质、可靠。求职者进入工作平台前,要通过严格审核,达成岗前培训、公安审核、健康体检等所有就职条件后,才能完成建档并获得“家政服务码”。
截至目前,“温州家服云”平台共入驻家政机构95家,建立档案3万余人,累计发放家政服务卡(码)2万余个。
一张保护网,让劳动者安心又“安薪”
保护劳动者权益,也是人社数字化改革的重点服务事项。通过数字监管和信用扣分双管齐下,促使企业形成“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行动自觉。眼下,温州2157个在建工程项目被纳入“智慧+信用”应用场景动态实时监管。
日前,在永嘉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大厅内,“智慧监察?阳光支付”数字化监管系统亮起红色预警。该地劳动保障监察员迅速出动、实地复核,对警示灯所示的未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扣除信用分2分。通过处置前移、提前预警,有效防范欠薪事件,温州这项改革拟在全省推广。
据介绍,系统三色预警功能,对到期前5日未发薪的企业,适时予以黄色预警提醒;对到期未落实的,发布橙色预警,提醒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即时关注、督促企业立即整改;经督促仍未落实整改的,将跳转做红色预警,并依规对所在企业进行信用分扣分。目前,该系统覆盖温州农民工114.47万人,监测工资流水293.55亿元。
针对劳动者权益纠纷,温州则借由“互联网+仲裁”改革,建立网络调解室、网络仲裁庭,依托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网络调解、网络庭审;打造“双线融合”信息化融合庭,双方当事人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线上或线下庭审模式;建立网络庭审监控中心,同时实现庭审“全流程”直播,以直观可视化手段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人社数字化改革逐步提升民生服务效能。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社保局局长瞿自杰介绍,目前,温州人力社保局“揭榜挂帅”3个省人社厅数改项目,包括“提升‘民生一卡通’应用”“提升‘浙江无欠薪’应用”“建设信用管理应用”等,其中两个列入省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多跨协同场景建设任务。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