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肇庆充分挖掘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 千里红色革命遗址走廊 ,积极推动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大力传承 铁军 精神,以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注入广大党员干部血脉之中。
一批红色遗址升级改造
6月28日,位于端州江滨路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经升级改造后首次亮相,并迎来市文广旅体局机关一、二、三支部前来 打卡 。机器人讲解员、 南粤沃土铸伟业 图片展等一一亮相,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这里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而在广宁,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展陈改造完成后,于6月24日重新开放。据悉,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于2009年落成投入使用,是广宁作为革命老区的一张独有的红色名片。今年,在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下,投入450多万元用于纪念馆展陈改造。如今,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和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重新开放,将成为全县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
事实上,多年来,肇庆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一大批红色遗址于近期先后完成修缮升级改造工作。其中,6月26日,中共德庆斌山中学地下组织驻地旧址修缮及布展项目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位于德庆的抗日时期中共肇庆师范党小组驻地旧址 鹿鸣书院修缮及布展工程、位于鼎湖的沙浦农民协会旧址修缮及布展、位于高要的活道镇鳌头红色革命遗址抢救性修复和布展项目等多个项目均将于6月底前完成,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肇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作为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肇庆拥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沙浦农民协会旧址、封川特派队指挥部旧址、怀集县东区农民协会旧址 一个个革命遗址分布于肇庆各地,是肇庆广大英雄儿女艰苦奋斗的精神标杆,更成为肇庆可供挖掘的红色革命资源 富矿 。
2019年,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肇庆市开展红色革命遗址大普查。至2021年4月,经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核,肇庆市共有290个革命遗址被列入 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名录 和革命遗址线索。其中,被列入 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名录 156个、列为 革命遗址重要线索 62个、列为 革命遗址一般线索 72个。
在290个红色革命遗址中,按照遗址类别来分,157个属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7个属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及人物活动纪念地,37个属革命领导人故居旧居,21个属烈士墓,48个属纪念设施。
按照级别来分,63个被公布为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个被公布为县级不可移动文物,50个被列为国家、省、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个被列为省、市、县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经肇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推荐,肇庆广宁县南街镇江美村、封开县渔涝镇上扶村、怀集县永固镇宿安村获评全省红色村。
加快 肇庆千里红色革命遗址走廊 建设
红色文化遗址,不仅仅是历史的 见证者 ,也是发展的 助推器 。为了盘活利用红色文化遗址,2019年,市委宣传部创造性提出打造 肇庆千里红色革命遗址走廊 ;2020年,该项工作被列入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十大重点工作项目之一,实行挂牌督战,持续发力抓建,力争 一年一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 。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制定了《肇庆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按照 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 的工作思路,实施红色遗址登记标示、红色历史挖掘整理、红色遗址保护建设等 九大行动 。
近年来,除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批革命遗址得到保护和利用。大寨乡农民协会旧址等18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肇庆还分别评选命名9个条件成熟的红色革命遗址为第二批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第五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加强保护方面,肇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集中连片打造 肇庆市千里红色革命遗址走廊 。截至目前,全市获批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经费项目25个4408万元。其中,2019年获批12个项目1447万元,2020年获批13个项目2961万元,项目数和资金数排在全省前列。
此外,肇庆还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创作推出广播连续剧《铁军》、音乐剧《西江赤焰》、主旋律歌曲《百年追梦跟你走》、《爱你忠贞不渝》等文艺作品,并编纂出版《中共肇庆100年历程》《肇庆红色地图丛书》,以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