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西林: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西林: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07月11日 03:07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西百色墙体广告


西林县总人口16.82万人,有壮、汉、苗、瑶、彝、仡佬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92%。近年来,西林县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契机,从组织建设、政策支持、帮扶机制等各个层面入手,着力构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组织保障稳推进

在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征程中,西林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等,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该县县级财政专项安排20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同时,抽调骨干人员专门负责主抓创建相关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让创建成果转化为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

该县深入推进创建“十进”活动,即进机关(单位)、进行政村(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实现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全覆盖。通过重点打造10个类型的精品示范区(单位)及20户以上模范家庭和培育创建21个示范点,进一步推动全县创建工作升级提档。2020年至2021年6月该县税务局、普合苗族乡岩腊村、民族高中、那劳镇等16个单位获百色市第一、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

该县通过举办民族文化展演和集中宣传日活动,以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百场少数民族语言讲党史”活动等,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近期,共发放民族政策宣传资料3万余份,制作展板170期,横幅宣传360多条,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860条(次),手机短信3万余条等,做到了民族文化上“电视”,法律法规进“万家”。

创民族特色兴产业

在民族团结工作中,西林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少数民族乡镇经济产业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扶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构建团结和谐家园,让少数民族团体不落伍、不掉队。

该县足别瑶族苗族乡是广西唯一一个以两个少数民族名称为主体命名的民族乡,全乡共有9326人,其中少数民族9153人。近年来,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各级后援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强基础兴产业,脱贫奔康布局得以积极推进,“屯屯通硬化路”“人饮安全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得到快速改善,同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广西九龙山茶业有限公司等进驻,大力推进该乡五大特色产业发展,以“党建+”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实现了“户户都有脱贫产业,人人都有致富路子”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该乡沙糖桔规模达7500多亩,油茶规模1.3万亩,有机茶叶认证2200亩,蜜蜂产业3000多箱,建成500只规模山羊养殖场5个。该乡还成功培育了平木村“足木瑶”蜂蜜品牌、者么村“足者壮”油茶品牌、央龙村“足龙茶”茶叶品牌。2020年新建了选果厂、油茶加工厂,油茶及沙糖桔特色产业由过去只卖原料向加工产品延伸,真正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和谐、特色产业兴旺的振兴路子。

扬文明新风展新颜

该县以“两高”“两道”“接边”等交通沿线房屋风貌改造为重点,将18个村庄、1134栋农房风貌进行改造和提升,逐步打造4个形貌新、特色好、效果强的交通沿线民族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塑造美丽宜居乡村特色新“形”。

该县结合开展意识形态、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乡风民俗文明德育、移风易俗民间文化活动,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乡村示范点和1个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5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0个农村红白理事会试点村创建,进一步铸牢乡村文明新风尚。

该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把全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平安建设一同推进,联合桂滇黔三省(区)接边9县(市)共同研究接边维稳协作相关工作,已实行轮值工作制,每年与周边县(市)联合举办桂滇黔三省(区)各类活动,以维稳和民族团结创建模式,促进三省(区)接边各民族相处融洽,守望相助。该县各族群众在特色宜居、增收致富、明礼重教、团结和谐、遵纪守法的环境中生活,营造了弃恶扬善、文明和谐的精神文明新面貌。

传民族文化促发展

该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民族文化抢救保护、民族文化开发应用、扶持民族传统节庆等工程,推动形成具有西林特色、民族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的和谐文化,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建设壮大民族学会。该县以各民族学会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引导各学会建设壮大,成立有自己的舞蹈队和山歌队,并以资金支持各民族学会举办特色活动,对各民族文化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该县依托深厚的古句町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壮族“欧贵”婚俗、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文化所蕴含的民族凝聚力,传承和打造民族文化精品。《龙崖外》《欧贵》《唱娅王》三项民间民俗文化分别被列入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心编排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乐《句町情韵》《壮家女》等一批文艺节目精品,在澳门、广州南宁等地上演,广受好评,使之成为百色打造文化名市的精品节目。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等工作,连续举办壮文、瑶文、苗文与芦笙学习培训班等。

创建文化传承基地。该县在各乡镇创新性的培育和打造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积极引导乡土文化传承人培养新人,增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如今,该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引导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宜居民族特色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等,开创了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西林特色的民族乡村振兴之路。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