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墙体广告 一人当兵、全家荣耀,但是关于家住
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办的徐海山一家来说,却是全家当兵、全家荣耀,由于从徐海山的父辈算起到如今,祖孙三代人中先后有27人从军入伍。
让子女当兵已成为传统
“祖孙三代算下来有27人当过兵,这还不算把家里当过兵的女婿们算在内。”7月30日下午,在63岁的徐海山老人家里,说起家里祖孙三代当兵的事,老人骄傲地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给记者算着家里当兵的人数。
徐 海山通知记者,在他们徐家,让子女当兵曾经成为一种传统,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需有时机、有才能,都会让孩子们从军入伍,这也曾经成为一个家风,而这都 是受祖辈们当兵的熏陶。“我父亲是1933年参与反动的老红军,当年跟随刘志丹投身反动,1936年参与瓦子街战役后因与部队失散回乡务农,我三爸、我四 爸和五爸也都当兵参与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徐海山说,由于从小就受父辈们影响,1970年刚满18岁的他,便从军入伍到
新疆军区某部警卫连 当了一名战士。
瞒着老伴让小儿子入伍
相关于本人当兵的阅历,更让徐海山老人骄傲地是,本人的三男一女4个孩子先后都被送进部队,继续持续着当兵的家风传统,至今固然四个孩子有三个已退伍,但老大仍在部队退役。
2013 年,徐海山最小的儿子徐洋高中毕业,老人再次打起送孩子去部队的主见,但这一想法遭到老伴冯雪琴的反对,说家里三个儿子两个都在部队退役,而且一呆就是十 多年,如今又要把最小的孩子送到部队,一两年见不上孩子不说,家里几十亩地的活,光靠我们两个快60的人基本干不动。面对老伴的反对意见,徐海山固然嘴上 容许,可私自却瞒着老伴给最小的儿子办理入伍手续。
“我是当过兵的人,晓得部队是个大熔炉,能锻炼人,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把孩子们送进部队锻炼,让他们未来无论是留在部队退役,还是退伍迈入社会,都将会是一个有用的人。”对本人送孩子当兵的想法,徐海山老人很简单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