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盛在展示利用无人机进行喷药。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何伟盛在展示利用无人机进行喷药。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这块地大概120亩,用收割机3天就能收割完全部稻谷。如果太成熟才收割,收割机一碰稻谷就会掉,损耗会多一点。 近日,在四会市罗源镇红旗村委会乌石岗村的稻田边,四会市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农机使用一线 土专家 何伟盛边察看稻谷成熟度边介绍道。
去年,省农业农村厅面向长期扎根农村、长期服务于农机使用一线,在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农民代表遴选一批 土专家 ,我市两人入选,何伟盛就是其中一位。
80后 的何伟盛毕业于广州大学机械专业,对农业也有较深的情怀。 愿意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少,这么大的耕地面积,只能靠机械。使用机械省时省力,最明显的是降低成本,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何伟盛所在的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四会罗源镇、江谷镇等地整合了2500多亩土地,以种植水稻为主,今年早稻种植了1100多亩,目前已进入了收割期。
在收割前,何伟盛已将收割机开出来检查、保养。未种植早稻的地块,正在用碎草机碎草清理,为晚造播种提前做好准备;种植了南瓜的地块,他用无人机施肥喷药。
我们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耕作。 何伟盛介绍,下田的机器就有耙田机、插秧机、收割机及飞防用的无人机,在工场还有烘干机、碾米机等设备。这些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都由何伟盛带头完成。
因地块形状、地势等存在差异,购买回来的农机尤其是耙田机,在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调整。改动最多的是耙田机的耙刀,对有些地块它可能不够长,有些地块耙出来不够平整。如果向厂家反馈后没得到解决,何伟盛就自己设计好尺寸、画好图纸,并找到工厂出模具制造。 都是一些小部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更换。
劳作过程中,何伟盛带头把农机操作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农户,他经常把农机开到田间地头,在耕作的同时教农户如何操作、维护农机。乌石岗村的稻田旁边,有个近30亩的剑花种植场,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已使用改造后的插秧机种植剑花苗,用烘干机烘干剑花,使用无人机进行日常喷药管护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统计,截至目前,何伟盛已教授四会各乡镇70多名农户操作、维护耙田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类农机,为四会及肇庆的农机推广、农机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早稻种植时,华南农业大学、肇庆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也到四会江谷镇进行水稻旱直播技术示范推广,何伟盛认真学习请教,并密切关注该地块的产量。 和高速插秧机种植的稻田产量差不多。计划晚造时在我们的旱地使用旱播机,再利用无人机进行管护、除草喷药,水稻种植又可以省去了插秧流程。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科负责人苏少芳介绍,随着全市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土地流转速度有所加快,土地逐渐走向规模化经营,需要有一定实力的农机服务组织提供专业服务,而 土专家 们正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悉,今年省级农机使用一线 土专家 遴选中,我市又有6人入选。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