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中的土楼群。
2008年7月7日
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由“六群四楼”组成的46座福建土楼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卫星视角下的南靖河坑土楼群。
事实上
福建大概有3万多座土楼
被列入世界遗产的
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小部分
它们所在的地方
还有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类型的土楼
龙岩永定现存土楼20000多座
漳州南靖则有15000多座
图为永定区和南靖县。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产生于宋元
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在外有倭寇入侵
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
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
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
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图为田螺坑土楼群。
福建土楼的标志性景观南靖田螺坑土楼群
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于一体
其形如草帽
最多可同时容纳800人居住
因此也被称为
“家族的小王国”
这是无人机拍摄到的“怀远楼”内景。新华网肖和勇摄
土楼冬暖夏凉
就地取材
循环利用
是原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
楼墙下厚上薄
最厚处可达1.5米
经过反复夯筑
再加上一层石灰“外衣”
坚固异常
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这些山区民居建筑
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图为二宜楼。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厚重的福建土楼
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人们团结于方圆之内
倚靠自然
扶持同胞
这就是独特的“土楼智慧”
南靖土楼云水谣景区(无人机拍摄)。新华网肖和勇摄
建筑风貌奠定土楼的技术成就
聚落文化铸就土楼的人文情怀
世遗之名更让它粲然生辉
在遥远的卫星眼中
它们依旧光彩熠熠
(责编:王倩,初审:田野,终审:张斌)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