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黄田镇万洞村的500余亩垦造水田,近日完成晚稻插秧工作。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秧苗迎着阳光,正吸收着土地养分茁壮成长。这样的场景,是我市垦造水田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随着全市垦造水田工作的快速推进,荒地变良田,耕地 非农化 、 非粮化 得到有效遏制,丰收交响曲也在广阔的乡村大地奏得更为悦耳动听。
荒芜竹林变身 黄金仓
8月27日上午,在万洞村大片的垦造水田旁,黄田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薛满洲介绍: 你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500多亩的竹林,杂草丛生导致蚊虫滋生。
万洞村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种植砂糖桔,后因柑橘黄龙病导致土地长时间丢荒。2011年,村民引进台湾绿竹笋种植,可是竹笋价格过于低廉,村民只好让竹林也慢慢丢荒。
2019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专家来到万洞村调研,发现此处土地比较适合实行垦造水田项目。在黄田镇委镇政府的统筹下,万洞村委会征得村民同意,把530多亩土地集约起来,启动万洞村垦造水田项目。
该项目由广东省建工集团承担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完成建设规模537亩,新增水田面积约483亩。
经过建设,垦造水田地势平坦,田块平整,沟渠道路通达完善,能够满足农业机械化,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加大技术措施增产率,并改善了土地质量,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有力保障。
土地效益与村民收益双提高
万洞村垦造水田项目建设期间,黄田镇就联系上四会市旺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希望引进农业企业耕种。 数百亩水田种植单靠农民是很难种植,而且风险高。 薛满洲说, 大企业有资金和技术,能让项目真正惠及村民。
大部分村民听说能把土地流转出去,都是笑开了颜。 黄田镇万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昔光说道。400多户村民同意每年每亩地租金1千元,与旺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二十年承包年限,仅租金一项就为村民每年增收50多万元。
旺田公司则陆续投入配置了无人机、耙田机、收割机等,种上了高端水稻品种 粤精丝苗米 ,年总产量预计可达到4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160万元。同时,旺田公司每年插秧需要雇佣70到80位本地农民,日常田间管理也需要雇佣6到7人,为农民带来了90多万元的务工收益,真正实现了土地效益和村民收益的双提高。 垦造水田项目不但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乡村面貌也获得提升。 陈昔光说道。
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水田一旁结合水车打造一处观景台,墙壁上绘有各色田园风光。薛满洲介绍,万洞村垦造水田项目将结合四会古驿碧道,打造田园旅游线路。而根据相关要求,垦造水田项目每年必须种植一造水稻,其余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种植蔬菜等其它作物。薛满洲说: 旺田公司计划明年种植完水稻后,种植马铃薯,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全市完成垦造水田上万亩
据悉,我市已组建了垦造水田工作专班,健全垦造水田通报和督导机制,按照省级出台的垦造水田政策文件和技术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实施,促进项目转化形成水田指标,切实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同时有效提高全市产业招商落地资源要素供给效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在2017至2019年第一轮垦造水田工作中,我市通过自行立项垦造水田和配合省属国企实施省级垦造水田,全面完成1.27万亩水田的垦造任务,真正实现历年建设项目占用水田的 占补平衡 。
按照广东省实施新一轮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我市今年的垦造任务是2300亩。目前,相关项目正开展项目地块选址、土壤本底检测和编制可研报告等工作前期工作,力争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种植报备,形成水田指标。
肇庆市自然资源局方面表示,我市将继续摸查垦造水田资源潜力,制定全市新一轮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谋划承接好省下达的2022年垦造任务,夯实后续年度垦造基础,力争跑出肇庆垦造水田 加速度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