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墙体广告 刚过腊八,在外打工的、经商、求学的,都陆陆续续返乡了。平常冷落的街道一下子繁华了起来,处处弥漫着节日欢乐的氛围。但老周心里却不是滋味,法院判决子女给付的奉养费到如今一分未给,欠村医务室医药费也还挂在那。
说起老周,年轻时也是一把好手。农闲时帮村民们盖盖房子,搭个猪栏厕所什么的,也积累了一些钱,媳妇给他生了三个胖小子,日子过的平淡而快乐。
眼看着三个儿子长大,老周又张罗着给老大、老二建了房子,筹办了婚事。小儿子结婚时,老周将本人住的房子腾出给了他,老两口住在以前放杂物的小屋里。
为了不给儿子们添加担负,老两口不断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谁料,78岁那年,老周因感冒引 起肾炎,由于没有得到充沛治疗,渐渐就转为慢性肾病,这样老两口就没方法继续撑下去了。于是,老周向三个儿子提出奉养的请求。但过了半年,三个儿子也没个 信。大儿媳还时不时站在门口指桑骂槐,明白人一听就是冲着老周来的。从此,三个儿子们连父母的门都不进了。
无法,老周只好挨家上门讨要口粮,结果被大儿媳骂了出来。二儿媳说:“大嫂不给,我要是给了,不就把大嫂给得罪了!”老周又气又恨,病情也加重了。
尔后,经村调委会和乡司法所的屡次调解,但老两口的奉养问题不断悬而未决。不得已,老周将 三个儿子告到法院,法院判决三个儿子每年各供养父母600斤稻子6斤香油,若父母生病住院除去医保报销,剩余的费用由三个儿子均摊。判是判了,兑现却又成 了难题。司法所张所长屡次上门做工作无果。
没方法,他只得又找到乡司法所。老周一来,司法所的张所长就晓得是什么事,看样子只能代老周申请法院强迫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