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于日前公布。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江苏民航将按照“12345”的总体思路发展,实现“强枢纽、密航线、振货运、提服务、优空域、促产业”。其中,备受关注的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南通新机场工程的推进时间明确了。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南通新机场将于2023年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将于2024年开工建设。
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超6个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根据规划,江苏民航“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12345”:打造1个国际枢纽、构建2张服务网络、做强3大保障平台、补齐4个突出短板、创建5大示范工程,实现“强枢纽、密航线、振货运、提服务、优空域、促产业”。
打造1个国际枢纽,即南京国际航空枢纽;构建2张服务网络,即通达通畅、结构优化的空中航线网络和保障有力、协同高效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做强3大保障平台,即空域优化平台、智慧民航协作平台、智库支撑平台;补齐4个突出短板,即洲际航线、航空货运、通用航空、空域保障;创建5大示范工程,即四型机场示范工程、航空货运示范工程、智慧民航示范工程、通用航空品牌示范工程、(空港)枢纽经济示范工程。
从“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来看,到2025年,全省机场客、货运保障能力分别达到1.2亿人次和250万吨,A1类通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达到2个。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500万-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30万5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6.5%-8.5%、14%-17.5%。其中,南京禄口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4500万人次、65万-70万吨,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名。全省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超过6个。通航点总数达195个以上,全货运通航点41个,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通达率达到90%。航班正常率高于80%。民航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3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智慧民航和“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支撑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到2035年,江苏的民航创新能力、保障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将位于全国前列。
重点任务
南通新机场后年开工,南京禄口机场三期2024年开工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要优化运输机场功能布局,加快南京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发展。打造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航空枢纽,进一步提升南京首位度;都市圈内其他机场统筹合作、协同发展,共同构建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加强巩固环沪机场群发展。加快推进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性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及综合枢纽规划建设。持续推动省内其他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
加快运输机场设施建设。2022年,建成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2024年,建成苏南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及东部货运区等项目,加快推进扬州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2022年开工建设;完成南通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2023年开工建设;完成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2024年开工建设;推进苏南硕放机场二跑道和T3航站楼前期研究,及早开工建设。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四型机场品牌。同时,充分依托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协作三方平台会商机制,优化空域结构,推动智慧空管建设等。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