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吉州区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 五育 并举,围绕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的育人目标,着力打通 知、行 之间的转换通道,让广大学生在 做、学、玩、思、创 中接受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成长。
目前, 我劳动、我快乐、我光荣 在该区校园内蔚然成风。 眼中有活想劳动、手脑并用会劳动、激发创新爱劳动 的新时代学生,成为该区素质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
劳动教育常态化: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折叠、旋转、下剪 在全国民间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剪纸项目)仁山坪小学的孩子们手中,转眼间,金鱼、小熊、兔子 一幅幅形象逼真、生动传神的剪纸作品就展现在眼前。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也是一种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依托每周四下午的 1+1 素质教育活动,仁山坪小学将剪纸与美术教育有机融合,组建剪纸班,开设剪纸活动课,系统编排剪纸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性格。广大学生通过剪纸,传承千年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既开发智力,又陶冶情操, 剪 出缤纷童年。该校被评为全市 一校一品 先进学校,正在申报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石,也是培养孩子心性的好办法。该区教体局要求各中小学常态化开设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职学校实训课每学期不少于16学时。同时,将劳动教育拓展到幼儿园阶段,明确幼儿园注重幼儿劳动意识启蒙。各中小学每学期设立 劳动周 ,通过劳动竞赛、成果展示、课外实践等形式,把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学科教学、社会实践,从小培养劳动价值观。
目前,该区打造了 我是劳动小明星 红领巾特别行动小队 空中生态园 等一大批 一校一品 劳动教育特色项目。该区教体局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该区力争到2025年,建立2个省级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示范基地,创建10所省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形成10门劳动教育省级精品课程。
劳动教育课程化:上好学生成长必修课
在五里小学的农耕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定期参加劳作,体验农耕文化,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中增长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该校把 农耕教育进校园 作为特色课程之一,结合学生实际和师资情况,在楼顶开辟了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农耕劳动实践基地,并编印了农耕文化校本课程。
兴桥中学建设了180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基地,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劳动中,着力培养思想高尚、品德优秀、健康快乐、阳光向上的学生,为成才起好步。
长塘中心小学分年级编印了《学生劳动教育手册》。劳动项目包括叠被子、拖地、剪纸、蔬菜种植等,充分考虑低、中、高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增长见识,茁壮成长。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抓好日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该区分类遴选出五里小学、兴桥中学、区保育院等5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点上突出特色,面上整体推进。围绕 质量 与 特色 两大主题,该区教体局要求各中小学校开设劳动课,开发并逐渐形成 3+N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3 即园艺、厨艺、手艺, N 为各校自选。该区《开学第一课:农耕体验》在央广网、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等媒体刊载。
在该区教体局指导下,各中小学校按不同学段和年龄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为确保劳动教育见到实效,该区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与学科课程统一布置、统一落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好路架好桥,培育 学有特长,全面发展,德智双全,身心健康 的新时代学生。
劳动教育清单化:健全机制细化量化
古南一小开设了主持人、古筝、二胡、中国舞、跆拳道、羽毛球等26个提高班,由学校聘请专家上课,每周三下午开展活动。另外,还开设了讲故事、书法、绘画、集体舞、跳绳等10多个兴趣班。石阳小学开展民间文化进校园、美食节、书画节、美丽的叶贴画等劳动教育活动,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快乐劳动,快乐成长。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建有实验实训室66个、实验车间4个、云机房4个、实训场所2.1万平方米。该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形成构建政府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分工协同的劳动教育模式。
该区教体局要求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做实、做细劳动教育,建立健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家庭教育、基地实践 四位一体 劳动教育体系。各中小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 清单化 管理,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劳动项目,充分满足不同特长、不同爱好、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为了让学生劳有目标、动有收获,该区教体局健全劳动教育常态化评价机制,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等纳入学校办学水平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内涵和品位,擦亮素质教育底色。同时,区教体局指导各中小学校对劳动教育每周检查评分、每月点评反馈、每学期开展评选,将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态度等纳入学生成长和评价档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 四感 :热爱劳动的仪式感、激发劳动的参与感、投入劳动的体验感、创造劳动的成就感,让广大学生在劳动中放飞多彩梦想,成就出彩人生。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