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十一金 迎“十一” 全方位记录十四届全运会的“常州力量”

十一金 迎“十一” 全方位记录十四届全运会的“常州力量”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09月30日 11:09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9月27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西安正式落下帷幕。回顾本次全运征程,常州健儿在各个赛场奋勇拼搏,连战连捷: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共有146名常州健儿参与了包括23个大项、74个小项的决赛,最终,122人获前八,56人获前三,以11金、5银、4铜的成绩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金牌数位列全省前列;在群众组项目中,18名常州运动员参加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围棋和象棋5个大项的决赛。他们敢打敢拼、发挥出色,收获了2金、1铜的好成绩。


对此,常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朱笑冰表示: 我市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中以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 竞技体育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确保竞技体育成绩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的光荣任务,以十一金的成绩喜迎 十一 国庆。

常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蓝图变现实

创新机制体制,凝聚竞技体育发展合力

在本届全运会中,江苏代表团在重点集体球类项目中表现抢眼,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女垒、女手、女曲、男手、男棒五个项目均收获金牌。其中,常州直接承办或联办的项目就包含女垒、女手、女排这三项。

女垒三届连冠

9月10日下午,随着女垒队员的一次次截杀,江苏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最终以7∶0战胜老对手四川队,勇夺本届全运会女子垒球冠军,江苏女垒连续三届全运会摘金。

2002年,江苏女子垒球队正式组队。与其他省市相比,江苏女垒组建较晚,面临着无场地、无器材、无人员的困难局面。2013年来,伴随着江苏省体育局、常州市体育局与南京工业大学 省、市、校 联办机制的建立,江苏女垒高速发展,夺得第十二届和十三届全运会二连冠,还豪取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的十二连冠,成为中国垒球界公认的一流强队。在本届全运会女子垒球决赛中,江苏队7:0战胜老对手四川队,再次捧起全运会冠军奖杯的同时,实现了全运会三届连冠的壮举,捍卫了江苏队国内女垒霸主的地位。

女垒夺冠大家开心地聚在一起

女手卫冕成功

9月11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手球项目在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手球馆迎来决赛较量,最终,由江苏省体育局、常州市体育局与常州工学院 省、市、校 联办的江苏女子手球队45:24战胜山东队,以六战全胜的战绩强势夺金,并成功卫冕该项赛事冠军。

2002年底,江苏女手在常州成立,球队采取省队市办的模式,2015年3月,球队改由省、市、校三方联办。常州工学院参与联办江苏女子手球队后,开启了以大学为基地,横向与体育系统合作、纵向与中小学衔接, 体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新探索。作为全国唯一以培养专业手球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专项训练基地,江苏常州手球训练基地培养并向国家队输送了赵佳芹、韦秋香、蓝小玲、乔如、金梦青等40余名运动员。江苏女子手球队成立以来,自2014年起先后获得7次全国锦标赛冠军,连夺第十三届、十四届全运会冠军,可谓全国女子手球的 王者之师 。

女手夺冠成功卫冕

这两支冠军队伍的优异表现,是推动江苏在集体球类项目上再获突破的重要力量。虽然今年女排不敌老牌强队天津队,获得银牌,但江苏女排一直是省市联办、创新组织模式的 排头兵 。不管是女排,还是女垒、女手,在她们优异成绩的背后,不仅有运动员的辛苦付出、顽强拼搏,更有常州积极践行江苏省体育局力推的 省队市办 省市联办 等多元办队方式改革带来的驱动力。

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创省队市办模式,而常州扮演着 实践者 的身份,努力把践行这一模式做到极致,将 蓝图 变成 现实 。除了这些已见成效的竞技体育项目,我们还在尝试把创新思维引入当前的改革发展,比如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中来,实行 体教融合 的发展理念,加大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 朱笑冰说。

塔基 育 塔尖

健全培训体系,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稳健

在今年全运会的赛场上,经常可以看到 联合队 出现。联合队,都是两个人以上的项目,而且这些参赛队员都参加了东京奥运会。这两年因为全球疫情的原因,不管是国内的比赛,还是国际上的一些比赛,改期的改期、取消的取消,包括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也从2020年延期到了2021年举行。因为赛事减少,运动员的状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比赛型运动员受的影响更大。所以,在本届全运会上就出现了 联合队 这个现象。

常州在女子橄榄球和女子曲棍球项目中分别收获一枚金牌,这两项球类项目获胜的队伍均为联合队,而女子橄榄球联合队伍中的陈可怡,女子曲棍球联合队中的张影、罗甜甜都是常州运动员。

这些成绩的背后和近年来常州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夯实 塔基 、反哺 塔尖 ,最大限度实现优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以曲棍球为例,常州与曲棍球的渊源要追溯到2002年。常州体育专业运动队管理中心主任姚治前介绍,当时江苏为备战第十届全运会,常州便承办了手球和曲棍球项目。2002年武进曲棍球训练基地开始投入建设。

2012年,为方便国内各省队来此冬训,基地易地新迁至西太湖畔,有3片标准曲棍球比赛场地,配有运动员食宿酒店。基地是国家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授牌的国家级曲棍球训练基地以及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也是江苏省唯一一家省队区办项目训练基地,更是全国唯一一家符合承办国际赛事条件的训练基地,被誉为 曲棍球之家 。曾先后承办了各类国际、国内大型赛事。

可以说,基地是培育运动员的摇篮,而常州这片沃土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储备。2004年常州女子曲棍球队在鸣凰中学成立之初就采用了市队校办的模式。主要任务为代表常州市参加省运会、为江苏女曲培养女曲后备人才。目前常州女子曲棍球队曾获得17届省运会甲组、乙组冠军、18届省运会甲组冠军、乙组第三,19届省运会甲组、乙组第二名,为江苏省队输送了20多名优秀运动员。

2014年,武进区开展了曲棍球项目进校园活动,经过几年努力,武进区现有8所小学、5所中学开展曲棍球项目,2020年,鸣凰中学等多所学校被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命名为 全国曲棍球项目后备人才基地 。目前,市队运动员几乎全部来自武进区各基层学校。2020年,基地又制定了关于扩大常州市队招生范围的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全国各地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基地给予输送单位和教练一定的奖励。

赵帅在男子跆拳道68公斤级项目中夺金

塔基 稳固夯实, 塔尖 才能苗子频出。

在市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中小学生游泳普及计划得以全面实施,交通补助、奖学金制度、困难补助等配套鼓励措施也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欢迎,游泳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大热门,青少年学习和参与游泳训练的人数也翻了好几倍。

纵观常州竞技体育运动,除了曲棍球和游泳外,全市学校青少年训练体系逐渐完善,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基础大项已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的 一条龙 训练模式;全市多元化办队模式初具规模,击剑、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散打、空手道等项目的社会力量办队运行模式日趋成熟;以训练单位为龙头,以高水平教练为支撑,依托市直属体育场馆,搭建青少年训练培训新平台,逐渐形成游泳、篮球等项目的 体校主导、一校多点,体教融合、产业支撑 的训练新模式并已初见成效。

此外,常州体育系统始终突出党建引领,深入挖掘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从中汲取前行动力、凝聚发展合力,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融入训练备战、人才培养和实际工作之中,推动体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正是有了这样科学、稳固的青训模式作为后盾,常州才能在拳击、跆拳道等多个项目上全面开花,在本届全运会上大放异彩,勇夺十一金。

陈大祥在拳击男子81公斤级项目中获得金牌

体育即民生

拓展广度深度,架起群众体育为民服务 连心桥

本届全运会延续上届增设的群众体育项目,备受关注。秉承着 全民全运,同心同行 的主旨,常州各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爱好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共计派出18人参加本次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取得2金1铜的亮眼成绩。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显然离不开常州在建立和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上的多年努力。

2013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常州签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共建协议。多年来,常州牢固树立 体育即民生 的理念,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并先后出台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更是连续多年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目前,常州正在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常州输送培养的武术运动员吴照华为常州取得首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市体育局坚持实施好体育惠民工程,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努力破解 群众健身去哪儿 难点。

以 投、建、管 一体化模式为主导,常州近年来全力实施 31166 工程,快速推进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和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设施网络。

31166 工程即:建成3个市级体育中心、11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和66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截至目前,已建成2个市级体育中心、10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61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同时设立中小型场地建设扶持资金,投入近2千万元,支持各辖市区建设各类体育场地设施125个;优化城乡社区 10分钟体育健身圈 服务功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84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市体育局完成了全市1500多个村(社区)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的新建和更新工作,重点对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器材实施更新全覆盖。推动智慧化体育设施建设,新建青枫公园、紫荆公园和三江口公园3条智慧健身步道,建成50个二代智慧健身路径示范点,并在钟楼区五星街道试点建成首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可以说,健身设施全覆盖、换 新装 ,全民健康才有了新 踏板 。

未来5年,常州市体育局将紧紧围绕 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 城市定位,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争创更多的第一唯一,为实施 532 发展战略贡献体育力量。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