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新阶段长三角在引领支撑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战略路径是什么?区域城市内生动力如何激发?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黄先海教授。
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有力推动三省一市商品、资本、技术、人员的流动,推动更广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黄先海坦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要素流动和市场流通。
黄先海认为,3年来,长三角地区已初步显现长板协作的高质量协同竞争力格局。根据长三角RCA产业协同分工网络图来看,上海金融、创新、开放桥头堡功能进一步凸显,江苏实体制造、浙江数字经济、安徽新兴产业的长板竞争力也同步凸显。
3年多来,一体化的成果已经让市场主体与居民用户看得见摸得着。城际铁路联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了物质要素广泛流通。黄先海从经济学商品流通一价定理和要素价格一致性来进一步展示了一体化的新成效。“今天我们看到同一件物品,杭州和上海同质同量价格所差不多。”黄先海说,3年前价格的非一致性存在范围较广。
作为油品进出口贸易中心的浙江宁波舟山港,每天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船只进出,移动加油船是为这些巨轮加油的重要方式。在过去,以价廉物美著称的宁波舟山港加油船只能在自身海域内为船舶加油。随着一体化迈向深入,加油船能够在长三角区域跨越边界。
构建赋能型政府
针对当前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黄先海认为,要着力解决产业的一体化。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怎么能够在更广范围内有序分工是下一阶段探索的重点领域。产业链分工或许是破解当下难题的一种选择,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分工分流,再由政府协调引导,推动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环”战略中,处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战略枢纽地位。
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引领构建全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枢纽功能?黄先海提出应加强以内带外,内需市场带动外需市场;以外促内,成为国内国际两个消费市场重要目的地、国内国际两种产业资源的整合者、国内国际两类信息的数字链接者和国内国际两大流通的集散中转者,担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战略枢纽。
为此,长三角首先是要实施“链主”战略,打造“长三角经济大区”或“长三角产业链大区”,在电路、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发展产业链,并使长三角地区成为链主,在全球产业链进行重构,抢占国际话语权,提升核心竞争力。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