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浙江日报》刊发《织密救助网络 秀洲区检察院以司法担当助推共同富裕》一文,全文如下: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尝试将司法工作与推进共同富裕融合,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发展质效上下功夫,织起司法救助立体化救助网络,做实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工作,打造最优生态与社会环境,全力推进司法领域民生工程。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建立移送办法拓宽线索移送渠道,去年以来,秀洲区检察院通过业务部门移送收到线索25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6件71人,救助金额共计39.6万元。坚持亲历性调查确保精准救助。对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深入实地走访调查申请人情况,严格把握好是否救助、救助金额的尺度,在传递司法温度的同时确保司法救助金用在实处。实行公开听证提高司法公信力,组织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听证,累计开展听证案件4件,金额近3万元,通过互联网听证直播接受公众“围观”审视。
请输入图片描述
司法温情守护困难群体。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秀洲区检察院发现有新居民未成年人因家庭困难辍学的情况,通过司法救助帮助一名辍学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同时,秀洲区检察院还向有关主管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建立多元帮扶体系,拓宽对新居民失学儿童的助学渠道。开展涉罪未成年人亲职教育工作,累计对19户新居民家庭开展亲职教育,有效修复家庭亲子关系。检校合作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通过检察机关、司法机关与教育部门深入合作,把准工作合力点,架设学校阵地连接线,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覆盖全区10多所学校,累计听课学生达6000多人次。打造未成年人精品法治教育网课,推出“空中法治小课堂”“防诈小贴士”“悦然花开”青少年普法系列微广播剧等,受众师生达30余万人次。
全链条监管提升发展质效。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秀洲区检察院创新开发应用公益诉讼国土资源智能分析系统,自5月中旬该系统运行以来,经数据采集、比对分析、精准智判,已排查有关国土资源公益保护案件线索20件。强化区域协同治理,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京杭大运河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根据联合巡查及秀洲区自主巡查发现的问题,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份,并且督促其完成整改。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容错、合规性审查等机制制度建设,秀洲区法院、秀洲区检察院、秀洲区公安分局、秀洲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意见,突出涉案企业与被害企业双向保护,做到打击与预防并重、惩处与挽救并重,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