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中,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了“党建+乡贤+村民自治网格”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党建“为先”,提升乡村治理领导力
结合换届契机,百车河社区选好“领头雁”,配强“两委”干部队伍,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村级人才和组织振兴,目前社区10名村干部队伍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人。
在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中,社区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带头,党员群众、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和寨老积极参与的作用,运用好村寨能人巧匠,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庄村容村貌,截至目前完成管网铺设6200米、化粪池25个、改厕5个、庭院改造提升32户。
乡贤“为要”,提升乡村治理推动力
乡村振兴,农民群众是主体。
百车河社区在群众中发动有一定威望、愿意服务群众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村、组干部)、退休人员、致富能手和寨老组建20人的新乡贤队伍,并积极发挥乡贤参与基层治理作用。
在“五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利用乡贤返乡过节的机会,社区组织开展“心系百车河、共话发展”活动、召开乡贤座谈会等,在基础实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上,向乡贤问计,有效发挥乡贤的“参谋”作用。
通过乡贤示范带动引领,帮助群众改善环境卫生和产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猕猴桃种植大户晏庭银,积极主动把自己学习到的种植技术,无偿教给周边种植农户,先后带动周边10余户群众种植猕猴桃增收致富。
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中,百车河社区织牢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依托有群众基础、能得到广大群众认可和“亲缘”优势,乡贤协助“两委”调解家庭纠纷、化解邻里冲突、排解群众心结、融洽干群关系,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教师何思文主动发挥村寨威望作用,帮助镇村干部动员群众、协调群众20余次,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示范点乡村振兴建设中。
自治“为本”,提升乡村治理内生力
共建、共治、共享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百车河社区一直在探索。
结合《蟠龙镇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治理诚信积分管理实施方案》,百车河社区推行“文明诚信积分制”管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结合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滥窖田村的实际,社区布局了“水车文化”,展现农耕场景,丰富村庄产业及乡土风貌;通过举办活动,宣传布依族的“六月六”、苗族的“三月三”等少数民族节日,传承制作当地民族特色服饰。
社区深入实施“两园一田”建设,以红心猕猴桃、玛瑙红樱桃“两红”农业为主导产业,在滥窖田村打造集生产、教育、科研等于一体的产学研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化果园,完善灌溉设施,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到2023年底,滥窖田村红心猕猴桃亩均产量达到2000斤以上,玛瑙红樱桃亩均产量提升至1500斤以上;实现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0万元以上。
小乡村,大治理。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引领下,伴随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百车河社区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呈现。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