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广东省林业生态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单正是我市多年来坚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真实写照。
茂名网讯 惠风和畅,露天矿生态公园披上一层绿衣,郁郁葱葱,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舒适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在林丛中,市民在这漫步、野餐、骑行,画面温馨美好。曾经寸草不生被称为“城市伤疤”的露天矿,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特色生态园观光项目,现已蝶变为糅合山水园林矿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公园,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打卡地。露天矿的美丽蜕变正是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效的缩影。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露天矿生态公园现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地。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前不久,茂名在2021上半年336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体系”综合评估中,成为“中国十大环境舒适之城”;在单项空气天气清新指数中,成为“中国十大空气天气清新之城”。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广东省林业生态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单正是我市多年来坚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真实写照。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我市坚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增进民生生态福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绿色生态保障。
全域响应高位推动——做好“绿”字大文章
2016年,我市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全市上下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贯彻“滨海绿城,好心茂名”的建设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理念,确保各项生态工程高标准推进和落地,全面落实大地植绿、心中播绿的中心任务。
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建设“滨海绿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不断加快国土绿化进程。今年以来,信宜、高州、化州三个县级市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信宜市和高州市已经正式印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并分解年度建设任务。化州市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待审稿,专家预审后即可进行评审。
与此同时,我市扎实推进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标语通过各种形式亮相,在主城区西粤路、高凉路、油城路、文明路、光华路等主次干道每隔500米设置一块宣传牌,做到创森宣传全覆盖;还积极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和森林城市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创森的良好氛围。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整体呈现出城乡一体推进、绿化提质加速、林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81%,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3177.83万立方米,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已全部达标。
城乡共修勾勒图景——让“绿”成为新常态
如今的茂名城区,竞相绽放的鲜花,笔直繁茂的行道树,满眼皆绿,步步皆景,逐渐形成绿环绕城、绿带交织、绿园点缀、满目葱绿的绿色生态格局,让市民可以“开窗见景、出门见绿”,不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造一批标志性景观和特色街区。我市推进街心公园、口袋公园、绿道建设,以专类公园、街头游园、带状公园等为重点,建成开放公园绿地60个,品质提升各级公园89个,新建城乡居住区绿道107.54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17平方米。早晚休闲时光,在各大公园、广场,在林荫道上,市民三五成群,悠闲漫步,好不惬意。
开展道路绿化提质工程建设。我市以市区新建主干道为重点,新建环城林带128.48公顷,新建改造高速公路、国省道绿化带640.2公里,道路绿化率96.63%,极大地改善绿化基础设施,提升道路绿化品位。在保障道路绿化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景观效果,开展生态林网建设,全市新建水系林网78.61公顷,形成了一条条集防护、观赏为一体的生态风景林带,让人们在行驶过程中感受到绿色,感受生态自然之美。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我市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打造滨海绿城的必答题,“创森”以来,全市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65.55公顷。开展森林碳汇工程建设,坚持优选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完成造林面积9297.33公顷,森林碳汇功能等级明显提升,木材蓄积量逐年增加。
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除了让“森林进城”,我市还积极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森林乡村建设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开展村屯绿化、庭院绿化、荒山绿化、四旁植树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整体改善村容村貌。累计完成乡村绿化美化面积1073.28公顷,全市乡村林木绿化率达35.45%,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658个。
提档升级做优产业——用“绿”拓宽富民路
在全面增绿的同时,我市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态效益,抓好“绿色财富”,走出一条“兴林”与“富民”兼顾发展的道路,形成以涉林产业资源培育、林产品加工和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林业产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20年达220.4亿元。
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做强本地特色产业。我市新增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林产企业,共建立省级林下经济(扶贫)示范县1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完成特色经济林项目5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3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
结合周边自然和人文景观,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我市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为主体,建设了茂名滨海公园、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等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基地10处,发挥了森林旅游品牌集群效应,凸显茂名生态旅游品牌。依托我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6处森林康养基地和19处森林人家,实现林业产业新的增长极。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森林旅游融合。目前,全市现有各类森林公园98个,湿地公园12个,自然保护区38个,地质公园1个,已建成省级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5家;5个乡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55个乡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一派生态优美、宜居和谐美丽的新农村景象,焕发了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新活力,让沿线群众享受到了绿色生态建设的福利。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