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太湖绿心”勾画“两山”理念新图景

“太湖绿心”勾画“两山”理念新图景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12月15日 11:12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苏州墙体广告

 为太湖增添美丽色彩,让太湖持续青春焕发。吴中区金庭镇努力在保护与发展中实现共赢  


太湖绿心 勾画 两山 理念新图景

□苏报记者 黄亮 陆宇其

坐在办公室,敲着键盘、翻着太湖生态岛水利设施项目施工图纸,41岁的沈雪荣对现在这份安定的新工作心满意足。

作为一名 渔三代 ,今年他已告别风餐露宿的水上生活,加入吴中区金庭镇水利水务管理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太湖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谈及未来,他充满期待: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仅能实现新的人生价值,更能用全新方式守护母亲湖。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前行有方向。

正如吴中区将建设太湖生态岛列为 一号任务 ,在 天堂苏州 最美吴中 的发展愿景引领下,下大力气强化综合治理,激发岛上村民保护太湖的积极性,让生态文明共建共育、将生态成果共促共享,在 太湖绿心 勾画践行 两山 理念先行示范的新图景。

项目引领  山水林田湖草 系统治理

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的缥缈峰下,消夏江汩汩流淌,在划出一个 7 字后,向南而去,汇入太湖。这里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优美的臂弯里还拥抱着金庭镇的万亩良田。

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通过打造净化型功能湿地,将农村面源污水经过三次过滤, 由混变清 排入消夏江。□本版摄影 杨海石

消夏江畔,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里生机勃勃 木栈道蜿蜒着向远处铺展,下面的湿地里 站 着一株株鸢尾;一旁,清澈的活水奔涌在窄小的廊道,潺潺的水声里,还不时夹杂着鹭鸟清脆的啼鸣。

生态好不好,鸟儿先知道。和谐的生态美景背后,太湖生态保护的吴中实践已在消夏江畔起航。

三道湿地拦截处理体系,通过控制源头和生态净化两个环节,实现水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生态工程师冯桐说,从消夏江旁小山上顺流而下的雨水和农村面源污水,经过生态缓冲塘、强化型垂直流湿地和清水回用廊道三次过滤, 由混变清 排入消夏江,其水质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山水林田湖草 一体化系统性治理,一组数据最能体现这个 生态绿肾 的功效。这里总面积210公顷的各类湿地,能治理区域1800公顷范围内的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完工的项目一期,每年可减少入湖总磷0.87吨、总氮8.7吨。待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其功效将是现在的近8倍。

锚固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以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为引领,太湖生态岛建设新招、好招、实招不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太湖生态岛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太湖生态岛生态文明研究基地两个重大合作平台的筹建驶入 快车道 。

一个是 西医 对症下药,一个是 中医 长期调理。 在金庭镇生态实验涵养发展区办公室主任陆斌看来,大院大所的技术与智力引入,将从实际操作层面和理论研究角度有力推动太湖生态岛的建设,有了他们,生态岛建设就像有了 家庭医生 。

不仅要科学治,更要长效管。

金庭镇还外描 绿边 ,内疏 经脉 。一方面新增和修复环太湖湿地带,以绿色为 笔 ,勾勒出环岛64公里的最美风景线;另一方面,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内湖河塘和通湖河道进行大规模整治,强化水源的精细化管理。

太湖生态岛 建设已列入省 十四五 规划,我们将把握历史机遇,围绕 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岛的中国样本 的愿景定位,保持生态优先的战略定力,加快推动 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转化,将生态岛建设成太湖中最璀璨的明珠。 西山农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金庭镇党委书记包勤康说。

全民参与  一颗不变心 守护母亲湖

我父亲那辈就住在船上,在岸边划个小船就能抓到鱼虾。到了我们这代,如果不想 白跑 ,则需要开船一个多小时,到达太湖湖心。 谈起曾经的捕鱼经历,退捕渔民徐建忠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湖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但我们的过度索取,也让 母亲湖 不堪重负。 面对太湖生态保护的历史性任务, 徐建忠们 知道,不能光靠政府,他们同样有责任有义务。

去年,当环太湖地区正式进入退捕期,金庭镇有数千名渔民响应号召,收网上岸。其中,就有数百名像沈雪荣、徐建忠这样的渔民进入政府部门,完成了从 吃水 到 护水 的转变。

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共同守护母亲湖的那份心。如今,驾驶着打捞船,灵活地穿梭在太湖近岸的芦苇丛里,徐建忠如履平地。

很高兴开船的特长能用在新工作上。 在像徐建忠这样众多 捕鱼好手 的帮助下,金庭镇水利水务保洁队伍每年能收割芦苇蒿草1800多亩、打捞水草垃圾近3万吨、蓝藻12430吨。

今年1月踏上新工作岗位的沈雪荣,桌上摊着的是《金庭环太湖湿地带建设项目》和《通湖河道水质提升》等项目清单,脚下跑着的是全岛一处处水利项目施工点位。 喝着太湖水长大,对太湖有感情,这份感情,就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 沈雪荣说。

保护太湖,支持太湖生态岛建设,金庭人的出行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金庭户口购买新能源车有补贴,呵护环境的同时还能获得真金白银。 近期准备购置新车的石公村村民郭桂红,刚在微信朋友圈将这则好消息 广而告之 ,身边的亲朋好友就纷纷响应: 绿色出行,代表的是时尚,更是我们的态度。

成果共享 探索政企民多赢新路子

去年10月,喜讯传来,金庭镇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这里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指的就是将 绿水青山 转化为 金山银山 。

全域处于太湖保护红线范围内,金庭镇如何打通 绿水青山 和 金山银山 之间的转化通道,让更多村民享受生态保护带来的成果?

石公村村民蔡寅峰的创业故事无疑是最生动注脚。

看他民宿的选址:东临石公山景区,西靠明月湾古村,坐拥一块朝南的山坡,很多客人喜欢在这里感受 面朝太湖、春暖花开 的开阔视野;

看他的多样性业态:2005年,他从农家乐起步,逐渐扩展至精品民宿、特色酒吧,这两年又开起了时髦的帐篷餐厅,紧紧把握住消费市场的脉搏;

再看他售卖的农产品:除了新鲜的鱼、虾、蟹,他还张罗起 共享农庄 ,每年上万斤的枇杷和六七百斤的碧螺春茶叶从金庭发往全国各地。

水美鱼肥,客似云来。 水清岸绿空气好,城里来的客人都说, 心情更舒畅了 。 如今,蔡寅峰已租下周边8栋闲置民房用于多种业态经营,吸纳20多名村民就业,今年接待游客总数突破10万人,营业收入预计超1300万元。

太湖生态的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休闲旅游。

随着太湖生态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沉浸式感受旅游和农业的良性互动,不仅带动了村里人居环境的提升,还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石公村党委书记戚建锋说。

2020年,金庭镇农产品总产值5.85亿元;景区接待游客60.62万人,586家民宿(农家乐)实现总营收5.8亿元。

为太湖增添美丽色彩,让太湖持续青春焕发。

金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寅平说,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做强做优生态农业,打造高品质生态旅游目的地,塑造生态经济新兴增长极和动力源,让岛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