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部分水生植物开始枯萎,它们的残体会给滨湖水质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近日,吴中区沿太湖各区、镇、街道开始对芦苇等水生植物进行集中处置,帮超过万亩的湿地 剃个头 。
冬风起,暖阳照。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渔洋山下,作业人员穿着长筒胶鞋站在浅滩里,全力收割着倒伏的芦苇。发黑腐烂的残体,将产生一定量的氮磷,数量一多,就会给湖滨带水体带来二次污染。除旧方能迎新,记者了解到,对陈年芦苇等湿地植物的收割,还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的太湖芦苇、香蒲等水生景观植物的生长。
记者了解到,在为湿地 剃头 前,吴中区相关部门也做好了规划。10月,吴中区太湖水环境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对太湖沿线芦苇和湿地进行了航拍测绘,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环太湖芦苇、湿地植物收割处置实施方案,确定了收割处置面积。吴中区太湖水环境综合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收割将在2022年3月份前完成。
湿地是太湖的 肾脏 ,对污染有着 透析 的作用。太湖度假区安全生产监督和环境保护局局长徐华军表示,度假区积极开展太湖湖滨湿地保护,2015年以来,恢复的湿地植被群落年均吸收水中总氮450吨、总磷3.08吨,目前区域太湖水中氮元素降低了70%、磷元素降低了85%,实现劣Ⅴ类水净化成Ⅲ类水599万吨,年均节省运行成本992.47万元,有效减轻了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湿地水质也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近年来,太湖湖滨湿地还先后获评首批世界自然基金会注册自然学校、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