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探寻畲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契合点

探寻畲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契合点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12月18日 02:12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东潮州墙体广告

 
第二十四期“潮智汇”潮州文化沙龙现场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畲族文化,聚力绘就畲乡发展新篇,9日下午,“潮智汇”潮州文化沙龙(第二十四期)《探寻畲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契合点》在市人民广场“非遗”展览馆开讲。活动邀请畲族文化研究者、畲族“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畲族乡贤等,以对话方式畅谈探寻畲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契合点,发掘传承畲族传统工艺,擦亮畲族文化特色品牌。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市畲族文化促进会协办。 

雷楠(畲族文化(畲歌)传承人):

潮州凤凰山是畲族文化发源地

 

 

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形式,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安徽贵州等省份,国内总人口超过70万人。潮州凤凰山,是畲族文化的发源地,畲族是凤凰山的原住民。

畲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具有五大特色文化:“样式雷”建筑设计、古畲语、畲歌、凤凰装,以及畲族医药学。

我简要介绍畲族语言文化。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它有完整的声母、韵母、声调、语法特点,及词汇特点。为什么畲民会把畲语称为活化石呢?长期从事畲语和汉语闽方言研究的专家游文良先生,把畲语划分为:古畲语、近代畲语、现代畲语三个历史阶段。隋唐及以前为古畲语,宋元时期为近代畲语,明清至今为现代畲语。古畲语不仅保留了古壮侗语(古越语)成分,如虹,读[kāu lúg],房屋、家,读[láu]等;还有古苗瑶语成分,如蜈蚣,读[k’īu],古汉语借词,浮,读[p’íu]等。

畲汉两个民族群体的语言互动、共生,是从借词开始的。现如今,我们还可以看到融合于潮州话中畲语元素,如潮州话中的“吧呅笑”(微笑),“溜绝”(漂亮),“有盘口”(有办法),“妈牛”(黄牛)等,还有有音无字的土语等。

全国畲语划分为13个语区,潮州凤凰山有2个,分别是潮州语区和丰顺语区。时至今天,虽然潮州畲民人口不多,但古畲语成分保留得最好。

畲族有语言,却没有系统文字,畲民便称歌唱为“歌言”。歌即言,以歌表言。畲民秉承畲语所具有的特点,造就了畲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形式。畲民称畲歌是精神的积淀,是智慧的结晶。他们靠这一口头文学,将民族的历史、经验教训代代相传。数千年来,畲歌在粤东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素有“唱畲歌仔”“逗畲歌”之美称。

有关专家指出,“畲歌疍歌是最纯粹的地方性潮歌,亦为潮歌的主流。今日的潮州民谣,犹有概称作畲歌的。”“潮州土著,本多畲民,所有歌词流传后世甚夥。”“现在的潮音戏中的音韵,仍以畲歌为主流。”由此可见,畲歌的内容、格律、音韵形式都已融合到潮州音乐文化之中。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和研究潮州音乐文化专家陈焕钧先生,先后通过文香、雷楚良、李西英等畲歌老歌手,收集整理了几百首原生态畲歌。我们把其题材归纳为五大类,分别是历史传说歌、劝世歌、情歌、劳动歌、杂歌。若按其词意,可分为历史传说、神话传说、生产劳动、情歌、对歌、劝世、神曲、礼俗、诉苦、常识、儿歌、拆字、咏物、谜歌、杂歌等15个条目。

畲歌的特点是,歌唱场合以室内为主或既定歌场,以异性对唱方式为主,故称“逗畲歌”。用平讲式唱法,俗称“哼”,清唱,没有伴乐,故称“谣”。畲歌的声音轻柔、委婉、平和、甜美,多级进,没有固定的格式曲调,随意性强。歌词结构与《乐记》《诗经》关联,有“二条变”(二条落),“三条变”(三条落),即重章叠句。歌以7字为一句,4句为一二首,歌的一、二、四句的末字,一定要符合畲语音韵。

另外,“招兵节”是畲族世代相传的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一个以祭祀、祈祷为主要形式的祖先崇拜的民俗活动。它包含了粤、闽、浙、赣、贵、皖等地畲族迄今仍保存的请祖、祭祖、奏名传法的祭祀仪式和祈福型法事、禳定型法事、清醮道场等相关细节和场面。可以说,“招兵节”是畲族文化的奇葩,可与瑶族文化“耍歌堂”非遗项目相媲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

 

雷仁广(潮州市畲族文化促进会会长):

发展“根祖文化” 打造特色村寨

 

 

潮州凤凰山畲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我们要充分发掘畲族文化当代价值,寻找畲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传承弘扬畲族文化,擦亮“畲族文化发源地”金字招牌,打造畲族文化产业链,推动特色村寨与畲族文化高质量发展。

我认为,潮州凤凰山畲族发源地要振兴发展,首先要发展畲族发源地的“根祖文化”。2019年,首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在文祠镇李工坑畲族村举办。当时,还配套在李工坑畲族村兴建祭拜亭,为全国畲族同胞提供祭祀先祖的平台。两年多来,全国畲族同胞陆续组团“回家看看”,寻根问祖,祭拜先祖。我建议,在祭拜亭的基础上,建设集畲族发源地祭拜亭、祖祠文化展示中心,畲族语言、民族歌舞培训中心、畲药畲菜养植中心,畲族发源地祭祀中心,及畲族特色村寨等集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畲族发源地文化广场”,进一步促进畲族发源地特色文化品牌旅游平台的形成。同时,要加快李工坑畲族村文化旅游平台项目建设,争取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村寨为契机,推动畲乡发展。另外,要充分利用民族政策,畲族文化促进会牵头,通过文化旅游平台招商引资,以促进畲族文化研究,推动国内外畲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

李工坑畲族村是“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是“苏维埃政权旧址”。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打造“少数民族示范样板村”和红色文化名片,建设民族特色文化舞台、旅游休闲路、民族特色亭、瞭望楼等,供游客旅游观赏。目前,李工坑畲族村有畲族特色农家宴,建议未来配套畲族特色古民宿、畲族养生馆;成立畲族文化旅游发展开发公司,以承担文旅发展规划、设计和开发。

另外,相关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对全市9个畲族村进行规划,把落实“一村一品”试点作为抓手,加强资金投入,以点带面打造特色村寨。简单举几个例子,石古坪畲族村,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乌龙茶特色产业。该村未来可继续在茶文化上做文章,扩大茶园规模,形成产业基地;同时开发采茶体验、茶园参观等茶旅体验活动,以吸引游客。地理位置毗邻的山犁、碗窑、岭脚畲族村,与万峰林场相接壤。可以借助地利,开发一个集餐饮、农家乐、民宿、漂流、溪边浴场一体的生态森林公园,并配套缆车等旅游项目。饶平蓝屋畲族村至今仍保留着较多的畲族传统文化,比如四角形的围楼、宋祠,以及“衍庆堂”“善庆堂”“泰华楼”等古建筑物。我建议,可利用其中承载着民族独特习性的古建筑物、习俗等发展民族特色旅游。

 

石中坚(韩山师范学院潮学院教授):

畲族文化和潮州文化相互交融

 

 

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产生影响,同时,潮州文化对畲族文化也有反作用。

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歌舞方面,“祖地”畲歌对潮州民歌(儿歌)的影响颇深。潮州在民间有“畲歌仔”、“逗畲歌”等,说明畲歌已融汇到潮州的说唱文学和潮剧艺术形式之中。潮剧在唱腔、舞步等方面有别于其它剧种,在其它地方也没有见到,这是吸收了畲歌、畲舞的元素。猎步舞是一种十分粗犷的民族舞蹈,它模仿了其先民打猎的动作和过程,带有武术的性质。潮剧中的舞步明显借鉴了畲族“猎步舞”这一独特的舞姿。

在畲语方面,潮州方言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畲语的影响。潮州话的语音、词汇与“祖地”畲语有很大的相似性。汉语的公鸡、母鸡在“祖地”畲语和潮州话中都成了“鸡公”“鸡母”。从潮州话中到处都能找到“祖地”畲语的踪迹。潮州话中吸收“祖地”畲语的某些成分,受“祖地”畲族语言的影响是自然的。

在保健方面,青草药疗法是广大畲族同胞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畲族民间青草药疗法是中国医药学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青草药疗法传到山外的汉族乡村,并对潮州地区的中医药疗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展成熟的潮州文化必然对畲族文化产生影响。在方言与戏剧方面,潮州话“十赔九不足”“好心方雷扣”“从暹罗到猪糟”等生动谐趣而又富有哲理的俗谚影响到畲语。潮州话在“祖地”畲族村中是通行的,即使日常用畲语交流的畲族同胞都会讲潮州话。潮剧在“祖地”畲乡中也很流行,平时畲胞在村中听潮剧、唱潮剧,重大节日会请潮剧团到村中表演。潮州的民间文学、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民间故事等文学艺术也为畲族文化所吸收。

在茶文化方面,凤凰茶最早是由畲族同胞种植的。当时的茶在畲族同胞眼里,就是治病的良药、消渴的饮料。由于文化的融入,茶进入寻常百姓家。潮州人有以茶会友的习俗,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潮人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是通过品茶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潮州工夫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畲族同胞的生活,成为“祖地”畲民的生活方式。潮州文化与畲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畲汉民族的团结和谐。

此外,“招兵节”是凤凰山畲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招兵节”活动在畲村中的祠堂进行,整个仪式过程可分“请神、奏文书、开路引、招兵、赏兵粮、坐楼台和谢神”七大部分,30小项。“招兵节”集“畲族祖地”文化之大成,涵盖了畲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语言文学、民歌民乐、武术舞蹈、服饰饮食和民族迁移等内容,多个方位展示“祖地”凤凰山畲族文化的原生风貌。整个活动以畲族人民对盘瓠王的崇仰和怀念,以及期望畲乡人畜兴旺、消灾避害、祈求兴旺发达为主线,反映了畲族通过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生活态度和“美丽劳动”观。

 

庄瑾瑜(潮州市人大立法委副主任):

打造畲族文化品牌 实现畲族村振兴发展

 

 

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于2021年5月施行,是广东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国内极少数的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之一。《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确立了一套系统性较强的畲族文化保护方法,对畲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认为贯彻实施条例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保护名录。畲族文化是指具有畲族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化形态。畲族语言及传统口头文学;畲族传统民歌、舞蹈、武术;畲族传统技艺、畲医畲药等,都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的普查或公民、组织的申报,经专家评审,成为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名录,纳入专项资金扶持的范围。二是落实保护责任。要进一步构建政府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畲族文化保护机制。还要从设立专项资金、设定保护措施、促进活化利用、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贯彻实施该条例。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那么,如何在传承畲族文化的过程中促进畲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我认为,潮州是“中国婚纱晚礼服之城”“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传统工艺制造业较为发达,而畲族传统服饰大量采用刺绣工艺,潮州刺绣产业可以借助畲族传统服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建议可以考虑以下措施:首先是打造畲族工艺美术基础。借助潮州现有的产业基础,提高畲族村民的工艺技能。大力鼓励潮绣大师进入畲族聚居村,培养畲族刺绣技术工人,带动畲族村民在保护、传承民族工艺的同时,实现创业致富。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纳入每年财政预算,支持畲族开展各项文化保护工作。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畲族文化保护的项目中来,引导企业参与畲族文化项目向商品化、产业化发展,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再者是要开展畲族特色的旅游商贸活动。充分利用畲族资源,开辟畲族风情旅游,开发畲族独特旅游产品,打好畲族特色招牌,实现畲族村振兴发展。此外,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开展畲族历史资料、文物古籍遗存及畲族文化项目的搜集整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国性的畲族文化研讨会,定期出版学术专刊,组织到全国畲族聚居地参观学习,传承、保护、发展好畲族文化。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