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城区,外来务工流动人员也增多,受限于年龄、教育、就业、环境等社会条件和生活习惯,穿公路、丢烟头、爆粗口等个别人的陋习也带到城市生活中,这为城市管理带来新的课题。文明创建最为内在、也最为长期的挑战,是对“人”的管理服务的挑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文明素养提升重在宣教。过去农村赶场以街为市,如今要走斑马线观红绿灯;过去广袤农村垃圾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把火烧了就是,如今要分类收集处置;过去大声说话大碗喝酒香烟待客,如今城市生活需要不影响他人不乱扔烟头……多年养成的农村生活习惯和城市文明创建要求格格不入,注定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在城市主次干道、社区、小区、商超、农贸市场等发布与群众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文明宣传体系。另一方面需要认真策划主题、精心设置议题,组织覆盖机关、街道、学校、企业、社区的主题宣教活动,让宣教更加入脑入心。通过宣教活动,努力形成全区知晓、全民响应、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提升。
文明素养提升赢在执行。执行犹如拳击,五指不握紧如何发力击倒对手?群众文明素养提升也是如此,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规范群众行为。区委区政府作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决策部署,各街镇部门要坚决执行,广大群众也要共同参与。面对城市生活中少数人文明习惯还没有养成的现实,需要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执行流程,多形式推进、全方位督查、立体化考评。道路不平、路灯不亮等基础设施短板要有人整改完善;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等违法行为要有人及时执法惩戒;乱丢烟头、横穿公路等不文明行为要有人劝导……基层单位要持续开展文明细胞评选,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成风化俗。在各项创建活动的执行中规范群众行为,群众文明素养也在全民行动中得到提升。
文明素养提升贵在坚持。文明城区创建,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能切实感受到创建带来的改变,通过点滴的提升让群众认同创建、拥护创建、参与创建、热爱创建。创建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不断地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文明城区创建绝非一日之功,群众文明素养也不是“一阵风”就能提升,需要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推动建设工作,让创建活动逐渐走向常态化和制度化,用持久的时间和持之以恒的创建活动,不断规范人、教育人、感化人。当文明城区创建让群众有了认同感、受益感、共享感,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让个人行为与城市的美丽相得益彰,群众的文明素养悄然升华也。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